摘要: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不但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教學的先例,還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美感教育的基本思想,他的“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等教育教學思想,時至今日仍然流光溢彩。從教育學生不要分類別來談及教育中均衡育人的相關(guān)問題。
關(guān)鍵詞:有教無類;教育;均衡
孔子的一生成就主要在教育上,他的教育思想極其豐富而深刻,對教育的論述包括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教學的原則和方法等,這些論述至今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引導著人類在教育的道路上不偏離方向,孔子在教育上秉承著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提倡因材施教,這對我們的語文教學乃至其他學科教學的導向性是十分明確的,也是我們在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乃至于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中所必須遵循的教育教學原則之一。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對有教無類的前提下的語文教學有一定的思考,探索出一定的辦法。
一、確立學生生命如花的思想是語文教學有教無類的基礎(chǔ)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妙法蓮花,則禪家給予人們的啟迪意義是何等的深刻?人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平時我們總是這樣去贊美姑娘,似花一樣,平時我們也總是去詠嘆少年,如花一般。我們的學生生命如花,這是不言而喻的,誠然,我們的學生生命如花,我們就要像對待花一樣去對待我們的學生,去對待我們學生的學習,去對待我們學生的語文學習。首先要極力地去欣賞它,其次要盡力地去保護它,花兒是美的,但花兒又是嬌嫩而又脆弱的,經(jīng)不起猛烈的風吹雨打。它生長的時時刻刻,綻放的時時刻刻,都需要人們?nèi)ズ亲o。既然我們學生的生命如花,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要像對待花兒一樣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生雖然在語文學習上存在著諸多的差距,但他們每時每刻都期待我們教學工作者的關(guān)注、幫助和呵護,并且想得到我們同樣的關(guān)注、幫助和呵護。
二、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是語文教學有教無類的根本
要想切切實實做到且做好因材施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意識,學生在學習方面得到發(fā)展的途徑不可能也無需雷同,因而我們的學生未來在成就事業(yè)上所需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也會不盡完全雷同。我們看到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雖然都是主持人,但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風采有異,主持節(jié)目的效果也大相徑庭,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要想因材施教達到有教無類的效果,作為初中語文教學,必須在相同的基礎(chǔ)上尊重我們的學生,在個性特長乃至于個性發(fā)展的相異之處,尤其要尊重我們學生的愿望、興趣和需求。應當說語文能力素養(yǎng)是多方面的,語文教學應當不求全班學生的語文能力素養(yǎng)都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但求每個個體的充分發(fā)展。
三、記住呵護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是語文教學有教無類的關(guān)鍵
孔子的有教無類,即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孔子的門下受教育,對我們當今教學有教無類的教學應理解為不分等級、類別地同等享受語文教育,因此,我們每個語文教學工作者則不可以厚此而薄彼,尤其還應當去做厚待學習暫困生的工作,尤其要讓這些學生去享受優(yōu)質(zhì)的教育,所謂燒小鍋的教育。筆者以為熱心呵護這些學生是十分重要也相當有意義的事。要實現(xiàn)理想的而且有實在意義的有教無類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讓我們的所有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抬起頭來,露出笑臉來。所有的學生都抬起頭,都露出笑容,應當是可以的,而且是可行的,只要我們善于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善于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善于挖掘?qū)W生在語文學習的一系列活動中屬于他自己的流光溢彩的地方,讓每個人都有他自豪的地方,而讓其能因此而自豪,那才算得上真正的有教無類。而這個有教無類則讓我們的每一個學生在充分展現(xiàn)自己特長的基礎(chǔ)上得到自主充分而又自由的發(fā)展。這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機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使所有學生的情感的血液都在知識的機體中歡騰跳躍。
參考文獻:
[1]賈志敏.課堂的記憶.小學教學研究,2012(1).
[2]丁錦宏.走近教育大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9).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武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