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西藏昌都地區第二高級中學漢語文教師在漢語文教學中探索出的獨特的漢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生活化;形象化;大眾化;時髦化;幽默化
一堂漢語文課,教師的課堂語言非常重要。課堂語言運用恰當,對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
用,反之,將影響課堂的授課效果。我認為,漢語文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課堂語言的特點。
一、漢語文課堂語言要生活化
漢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這樣的語言,學生才能聽得懂,也才能理解。漢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書面語轉換成學生容易理解的通俗語。如果一個漢語文教師的課堂妙語連珠,成語運用甚多,但學生連成語的意思都不懂,那這些教學語言就失去意義了。因此,教師應該把這些語言在前面的基礎上適當地轉化為學生易懂的語言。也就是說,漢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要通俗,這樣學生才能理解,學習才能收到實效。
二、漢語文課堂語言要形象化
漢語文課堂的語言和其他課堂不一樣,區別在于漢語文課堂的語言要形象。不管是分析課文,還是和學生交流,都要求漢語文教師的語言要形象、具體、逼真。這樣的語言才能引人入勝。形象的語言有利于幫助學生認知抽象的事物,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更有利于學生的漢語文學習。
三、漢語文課堂語言要大眾化
漢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既是引導學生的語言,也是和學生進行交流的語言。既然是交流,那么認準對象就非常重要。對象的職業、身份、年齡、文化水平等決定了說話者的語言特點。針對我們學校的實際,漢語文教師的語言要面向大多數同學,這就要求漢語文教師要說絕大多數學生能聽得懂的語言。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師的教學語言既要適應學生又要在此基礎上
適當拔高。這樣,漢語文教師就要說“人話”,不能說“神話”,如此,漢語文教師的語言全班絕大多數學生才能聽得懂,這就是漢語文教師語言的大眾化。這樣的語言講起來才能深入淺出,才能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是漢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
四、漢語文課堂語言要時髦化
漢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除了通俗易懂外,還要追求時髦。學生都對新事物,尤其是時髦的東西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因而,追求時髦的語言,能夠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能夠較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漢語文的積極性。相反,學生會感到厭倦,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漢語文教師要盡量留意時髦的語言,使之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這樣,讓學生對教師的語言有親近感,對教師也會有親近感,對教師的教學更有親近感。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五、課堂語言要幽默化
幽默的語言,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調節教師的情緒。一樣的事情,同樣的意思,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就不一樣。漢語文教師在漢語文課堂上,尤其是學生注意力不大集中、學習情趣不濃、課堂氣氛沉悶的情況下,使用幽默的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幽默、風趣的語言需要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因此,作為漢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努力培養和鍛煉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
總之,漢語文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讓自己的語言更加豐富,更加幽默,更加適合學生。這樣,不但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還可以增強課堂效果,打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而且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求知欲。這樣的漢語文教師,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