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教學成效具有重要的影響,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動力。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與組織中,應當將這一積極因素的作用發揮出來,多措并舉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筆者長期從事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注重在教學中激發學習興趣,取得了明顯成效,本文將作簡要論述。
一、從營造和諧關系入手,營造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
初中生在身心發展方面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尤其是心理敏感程度與波動性都較大,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所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師生關系的和諧程度是影響教學活動的重要方面。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尊重每一位學生。筆者從不以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準,而是以發展的眼光和全面的態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因為學生的成績滯后就看低學生,只要學生努力學習就是成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其次,筆者在教學中給予學生關愛。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各種困難,筆者都給予幫助,利用業余時間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活動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學習技巧的指導,提高學習能力。還組織成績優秀的學生與學困生組成幫扶對子實施結對活動,用多種措施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情感,營造良好氛圍。
二、從提升教學手段入手,增強語文課堂的生動效果
一直以來,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對于教學手段的運用并沒有與時俱進,甚至還有中青年教師不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設備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活動必然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發揮影音演示的生動效果,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直觀性與形象性,應當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以重視和推廣。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首先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形象化導入,讓學生在一上課就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其次,在課堂教學互動中,筆者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生活實際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介紹內容等,緩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簡單說教的枯燥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從改進課堂模式入手,體現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
教師直接講解,學生被動聽講,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持續了較長一段時期。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無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動起來”,學生參與性和探究欲望不足,教學成效難以迅速提升。筆者在教學中,注重從教學模式改進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改變學生單打獨斗的學習局面,有助于學生相互合作研究,營造合作學習的良好環境。其次,筆者不再以講解的形式組織語文教學活動,而是結合教學目標,設計一組探究題,要求學生分小組在這樣的探究題引導下進行語文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參與性和熱情大增。所有的問題答案都需要自己通過思考與研究才能夠獲得,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成效較為顯著。另外,筆者在教學活動中還安排了當堂檢測活動,讓學生在一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進行自我檢測,以便于學生及時回顧自己在學習活動中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教學針對性。
四、從組織豐富活動入手,拓展語文教學空間
豐富語文拓展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有經驗的教師都會將課內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首先,筆者在課堂中發揮專題活動作用,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認識上的分歧,組織學生搜集素材,開展辯論,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問題答案的進一步揭示,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普遍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其次,筆者注重發揮課外語文興趣小組的作用,如,組織文學興趣小組、古詩文專題研究興趣小組等,借助于這樣的小組活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滿足,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另外,課外實踐活動也是重要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筆者利用學校組織的敬老院慰問活動、衛生突擊月活動等契機,要求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生活,這樣的活動不但讓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而且搜集到了豐富的素材,讓作文不再苦澀,緩解了學生的作文學習為難情緒,提高了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創新,改進方式,整合資源,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綢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