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江蘇省高考體制的改革,中學尤其是初中歷史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在一定程度推動了常州歷史中考的實施。但怎樣才能在初三階段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知識循環教學與總復習呢?以下是我通過五年的初三歷史教學實踐,感覺比較實用與有效的做法。
一、用足用好教材
中考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這決定了它不可能是教材的重復與翻版,但也不可能完全脫離教材,畢竟它還兼顧著結業考查的功能。萬丈高樓,平地起,因此中考試題首先必須以教材為基礎和出發點。
因此,初三歷史課的復習教學首先必須要用足用好教材。這里所說的用足教材首先就是要根據每年的《考試說明》所確定的每一個綱目順序,依據教材逐個展開,一一覆蓋。教師的視線要掃描到教材的每一個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給予每一個知識點應有的重視和位置。
不同層次要求的內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中國古代各時期的政治、經濟、民族、對外關系、中國近現代的主要矛盾變化和世界近現代史中各主要國家之間(尤其是一戰和二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等內容,教師要拓寬深化,給學生留有展開想象的空間。而對輔助性的內容(有時我將其稱為單個知識點)則可簡單分析,使學生分清輕重主次。
二、以《考試說明》為指導,牢牢把握中考方向
《考試說明》是中考最重要的指導用書,從《考試說明》中了解考試內容、范圍、分值、題型和要求,了解知識點所應掌握的層次要求,從而將培養目標與能力要求自覺地貫穿于教學與復習之中,有的放矢。對于這些問題,教師要力求做到心中有數,明了每個知識點可能出現的考試方式,這將會對教學工作大有裨益。
三、科學地指導學生復習
1.第一階段:知識覆蓋式的新教學
時間安排在初三第二學期上期(時間:一個半月至兩個月)。這一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地毯式的復習與練習,此輪復習主要以知識點的講授為主。特別要注意《考試說明》中已明確了的那些知識點與能力要求。通過此輪復習,著重要加強對初一、初二遺忘知識的鞏固。
2.第二階段:專題知識結構教學
時間安排在第二學期的中期(時間:一個月左右)。在這一階段中,主要是對知識點的梳理和單元結構的重構。在必要的情況下,要加強專題復習與綜合練習的結合,達到“縱中有橫”,實現“縱橫交錯,經緯溝通”。同時,在這一階段要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做好混淆點的糾正等工作。
3.第三階段:精選精練與解題思路的教學
時間安排在第二學期末(時間:三周左右),即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這一階段的教學與復習,應精選一些模擬套題和思維性較強的問答、材料分析題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形成離開教材重組知識,創設新的歷史情境的能力。
在教學與復習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加強基礎知識。作為升學考試的中考試題固然對能力的要求相對提高,但依然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任何高層次分析與解題都是以基礎知識為依托的,否則就是空中樓閣。因此,在教學中還必須采取各種方式使學生熟記基礎知識,把課本上的知識要點盡可能準確無誤地記憶在頭腦中,從而獲得大量足夠的感性認識,以便在考試時根據所學知識,調動儲備對試題進行分析解答。
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開卷考試,歷史中考命題也必然要淡化純知識、純記憶的內容。因此,在此階段教學復習中,教師要著力強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要歸納整理出行之有效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靈活運用。以下是我針對目前中考題型常用的解題方法:
(1)選擇題:這種題型的測試功能主要是再認、再現歷史知識,閱讀理解歷史材料,運用正確的歷史觀分析歷史現象與事件的本質,得出正確選項。對于此類題型,解題方法一般為“一審二梳三排”:
①審清題意,明確要求(注意反向提問)。
②知識點回顧,梳理知識結構(對應人物、言論、作品、思想、時代背景等)。
③結合題干,排除干擾選項。
A.基本知識直接作答。
B.復雜選項梳理知識排除干擾。
C.多項或者混淆選項常用比較法。
D.(在難以確定的情況下)再次審清題意,分析題目。通過再次仔細閱讀去偽存真,去粗取精,運用排除法找到正確選項。
(2)材料題:這類題型的測試功能幾乎包括了《考試說明》中各項能力要求,是全面展示考生思維能力的一種題型。
解答這種試題首先是審視所給材料及所提問題,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么。其次是分析材料,根據設問要求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從中提煉出觀點或最大限度地選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來支持特定論點(一般是以教材觀點為準)。最后梳理作答,將材料信息和考核知識點對照,二者符合的一般即為答案要點。在此類解題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特點、性質、作用、結果、啟示等,科學、準確、完整地做出答案,并做到既簡明扼要又邏輯嚴謹。
當然,除此之外,問答題、比較題、圖表題等也時有出現,但回答思路不外乎正確審題,弄清限制條件,找到主干,抓住關鍵字詞,明確求答項目和解答對象。答題中對內容進行系統的歸納、綜合并得出正確結論。
綜上所述,是筆者近兩年在初三歷史復習課中比較實效的做法,有一些還僅僅停留在探索階段,十分粗淺。教海無涯,學無止境,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還需要今后自己不懈努力以及歷史同仁的幫助指正。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