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塑造學生品格,端正學生價值觀、道德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今,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須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將思想品德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思想品德教學的作用,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以作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及知識了解為基礎,對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了分析、建議。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重視了學生認知因素的基礎上,將教、學雙方的情感因素也考慮到教學工作中來,以進一步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如今,隨著教學理念的轉變,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須積極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發揮出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塑造學生品格,端正學生價值觀、道德觀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教育又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它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從思想品德教學的內容與目的上來說,它主要是以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及社會認知為主要的培養、教育對象。通過對現實事件與基本理念的分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生意義與社會價值,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徑,能夠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由于思想意識的進步與發展,雖然社會各方對過度重視理性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有了清楚的認識,但卻并沒有積極探索互補手段,沒有重視對情感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學雙方都能夠以愉快、積極的心態投入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交流會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此時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最佳的。所以,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教學方式,以堅定學生的政治信仰與道德素質,提升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
如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對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師生間的教學共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使學生受到最佳的思想品德教育。
1.寓教于情
要將思想品德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最主要的就是在教學活動中融入真實情感。我國古話有云:“親其師,信其道”,說的是如果教師能夠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那么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也能夠被學生有效地接收,此時的教學工作是最為主動、有效的。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投入自己的真情來感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情。
2.寓理于情
如今的思想品德教學,應該以學生的主觀需要為主,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探索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
由于思想品德與學生的真實生活有著相當強的關聯性,所以利用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明白事理、塑造自身情感,從本質上發揮出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要求,讓學生選擇自身感興趣的思想品德話題進行討論,以辯論、演講等多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思維與學習積極性。
3.以情動人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一切思想、行為都與其自身情感有很大的聯系,這是決定學生學習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的教育家自古以來就相當重視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情感教育。對于中學思想品德課來講,長期以來存在理性有余而感情不足的問題,教師的感情投入往往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在中學的思想品德教學中,其中各部分教學內容都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要積極地運用情感教育,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
如今,情感教育已經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與推崇,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十分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也花了很多力氣在情感教育的探索與實踐上。我國雖然也一直在強調情感教育,但卻未在實質上付諸實踐。這是我國教學工作當前需要積極轉變認識、改革完善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情感教育來彌補傳統理性教育的不足,提高我國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蘇克誠.談在思想政治課中情感教學的應用[J].才智,2008(24):51.
[2]廖邦俊.試析思想政治課情感教學[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4):72-8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育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