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推行“三主六步121”教學模式的課改中,我們感受最為深刻的是活躍的課堂氣氛與全新的教學模式。反思日常教學,我們確實存在著許多弊端與需要學習之處。
素質教育提了這么多年,傳統教學的授課模式在我們學校仍延續至今。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被教師的滿堂灌與教師代替學生回答問題所代替。學生的主體地位一直被教師占領著。在課堂學習中,只有繁忙的記錄、識記與練習,真正能夠領會到知識內涵的學生少之又少。
在認真學習了我校的“三主六步121教學模式”后,我們認為,此模式可在我校全面推廣,并運用到教學中,通過改變課堂授課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在其“三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中,我們應做的是,教師少說多引導,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讓學生感覺到老師與自己在一起,少一些距離,多一些認真,少一些心不在焉;鼓勵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多誘導,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鼓勵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時,無論對與錯,教師都要多進行鼓勵、表揚、肯定與引導,讓學生回答問題逐步由:敢回答—愿意回答—爭搶回答,達到讓課堂回歸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完成課堂布置的練習,輪流代表本小組回答,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從而在小組討論中更為積極主動,最終實現由積極的小組討論推動整個課堂的活躍有效
的教學。
六步為“回顧—目標—探究—互動—歸納—檢測”,在這個過程中,抽查學生回答前一節課的重點、難點,出現錯誤由學生舉手指出并糾正;在提目標的過程中,書寫到黑板上,由學生念一遍,加深對目標的識記,根據目標提出問題,通過小組間探究問題,進行解決、歸納。教師應做的是,對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復出現的錯誤給予總結,歸納知識點時,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給予完善。在檢測中,要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列出習題,做出相應回答。列出的習題,不應是相同的題型,要根據重點、難點要求,收集
歸類。
“121”是指“10分鐘回顧和出示學習目標、重點、難點,20分鐘互動;10分鐘反饋訓練,即檢測”,可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進行靈活運用,主要以學生會不會、思考沒有、課堂氣氛好與差為標準。
也許,我們學校的學生基礎差,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不適應。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我們學生的智慧,只要能夠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成為他們暢所欲言的場合,我相信,我們的教學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最終目標。課堂教學不搞創新,學生在學校學習就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失去了太多的主動,培養創新型人才就無從談起。正如局長提到:我們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我們的學校教育處于劣勢,是不是應反思我們的教學模式應該變一變?我們確實應解放思想,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知識、遨游知識海洋的樂園。
(作者單位 山西省石樓縣石樓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