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和結果的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為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的課程,實踐新課標教材提供了嶄新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教學反思;內容;途徑;高中化學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反思的意蘊十分豐富。對于一線的教師來說,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環節。
一、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的意義
教學反思的意義在于科學的“揚棄”。教學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把自身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效果。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質量。教學與反思相結合、教學與研究相結合,不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
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還可以幫助教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升華和情感上的歡悅,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維品質,從而使教師體會到自己工作的價
值和意義。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1.理論反思
理論反思不是要我們對教育理論、教材內容評頭論足,而是指教育理論、教材內容中的某一個知識點,引發我們對教學實踐活動的思考。如,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實驗修訂本·必修)化學第一冊第六章第三節硫酸中有這么一段話:“當不慎在皮膚上沾上濃硫酸時,不能先用水沖洗,而要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沖洗。”現在,新教材中是這樣寫的“當不慎在皮膚上沾上濃硫酸時,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2.教材反思
教材的反思可以從教材的特點以及教材的處理兩個方面進行。對教材特點的分析可以運用對比的思路,即比較新老教材的不同點。以往的化學教材主要以敘述知識為主,忽視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學方法的單一化。新教材在呈現方式上向前跨出了很大一步,通過設置功能強大的多樣化欄目,使學生獲得發現和應用知識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新教材中編排了大量的插圖,還設有“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
驗”“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等欄目。
3.教法反思
教法反思的重點是為什么用這種教法,這種教法的理論依據是什么,這種教法在實踐中暴露出了哪些缺憾,如何彌補這種教法的不足等等。如,學習有機物,這么多烴和烴的衍生物的代表的物理性質、組成和結構、化學性質。如果用的是同一種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學生會覺得單調、乏味。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4.學法反思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穿學法的指導,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學法指導要講究靈活性,體現多樣性。學法的設計要靈活多樣、形式新穎。學法提示可以是學習方法的提示,也可以是學習要求或學習步驟的提示,還可以是學習要點和學習符號等的提示。學法設計不能千篇一律。要結合教學需要,有的側重于“問”,有的側重于“讀”,有的側重于“思”;有的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
實踐出真知,反思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在實踐中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1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復。課程改革正好為教師創造了一個絕好的教學反思的機會。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