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成為高中的一門必修課程,這對學生適應時代潮流及當今社會科技生產力的提高是難得的學習機遇,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提高,對其終身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會起到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讓學生避開信息技術的弊,即學生沉迷在網絡聊天、游戲、黃色網站而不學習甚至做違法的事,就成為擺在我們每位信息課教師面前
的一個嚴肅的問題。筆者作為信息技術的一名教師,認真研究了這一學科的教學方法,竭盡全力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這一課程知
識,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積極鼓勵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感想及做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新學習首先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若是沒有了興趣,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自然也就談不上創新了,只有學生有了學習興
趣,才會迸發出學習熱情,才會有創新的思維,所以說,“興趣是成功的一半”是有其道理的。作為教者,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要充分利用電腦機房充裕的時空環境,給予學生極大的鼓勵和激發,多創造寬容、激勵、理解、民主的學習氛圍,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發揚探索精神。要掌握并運用好課堂杠桿,營造一種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相互交流、各抒己見甚至各執己見的合作學習氛圍,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句真誠的表揚……都能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及勇氣,
使他們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充分讓學生敢“玩”、敢說、敢想、敢做。我們可以通過與學生閑聊交談或網上聊天的方式,表現對學生上機內容的濃厚興趣。教師只有讓學生感到親近可信,學生才會接受教師的指導,才會喜歡上這門課,也就比較容易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激勵學生勇于創新
作為教師,要了解并理解學生的不同愛好與愿望,留意學習困難的學生,多與他們探討一些淺顯簡易的問題,主動就學生關注的問題展開爭論。學生的興奮會增強他們的積極性,成功的感觸會增加學生的興奮點。誰也不想落后、失敗,所以,教師要讓學生不斷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一種滿足感,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形成一種內在動力。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決定了許多知識掌握了就很簡單,不了解就很神秘。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讓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功。
三、強化教學創新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最好的教育是方法的教育。學法指導的根本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系統的學習方法,要交給學生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在信息技術教學
中,教師要跟進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不斷地重組、加工、改造和創新。教師應經常觀察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觀察中發現并提煉既有成效又切實可行的學習
方法。教師的思考、設計,應在實際教學中進行驗證,隨時予以增、刪、改、換,以產生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在網絡上向學生提供有關學法方面的文字材料、實例演練、精彩案例等信息,讓學生自己去研讀、搜索、練習和模仿,再通過實踐操作演練,逐步轉化為帶有個性特征的學習方法,形成一種課堂、家庭、學校等多角度的學習方法。
總之,作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必須深入鉆研和探討,研究出符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策略。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白山管委會長白山第二高級
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