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強調“傳授給學生終身有用的地理”,強調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要高效開放互動,學生人人參與,學習效果評價要客觀公正。近年來,隨著出版業的發展,高中教學中的輔導資料書越來越多,出現了良莠不齊的局面。一線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出現了琳瑯滿目的資料書。但讓一線教師頭疼的是沒有一本能很好地為師生所用。所以,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符合各課時的“學習方案”就成了新課程背景下一線教師應該做的更實際的事情。
關鍵詞:學案;高效課堂;工業區位分析
我們學校在新課程實施以來,鼓勵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師生的學習熱情,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鼓勵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學案”教學。而新課標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的第三節《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系》,這節課能充分地展示“學案”教學的優勢并且通過對寶雞工業的學習也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鄉土情感。
一、什么是學案
學案即“學習方案”,是教者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自己編寫的集課堂流程、課堂筆記、課堂練習、課下檢測鞏固于一體的教案、筆記、練習的綜合體。它能很好地體現教師教學的理念、風格、流程,避免了統一購置的資料書帶給我們的無奈。學校統一配發的資料書往往出現“教師、學生被其牽著走”“題型不具有節次的針對性”“題型過難或過老缺乏新意”等等弊端。而教師自己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制作的“學案”能針對所帶班級學情的特點,制訂符合學生特點和教學流程的學案。
二、如何設計符合高效教學要求的學案及教學中成熟的學案展示
學案的設計只有建立在教師對于學生、課標、教材、考試等方面深刻領會的基礎上,才能設計出既符合學生要求——調動學生在探索知識層面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及時掌握與考試有關的知識點,在考試中能拿到不錯的成績。唯有這樣,學案教學才能真正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課堂、解脫教師低效率而無休止的重復備課命題。這就要求學案設計要發揮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學案的大框架共同討論完成,在框架下的枝葉增減各位老師根據自己所帶班級的情況自由把握?,F將我個人在“工業區位”這一節的比較成熟的學案做一展示和分析。
1.集體備課討論出的學案模式模塊設置:學習重點—主干知識(核心筆記)—學習過程—牛刀小試
例如,工業區位部分:我們要求以中國兩個工業區切入引出工業區位因素理論,然后學生扮演企業老板角色來體會工業區位選擇要考慮的因素,進而遞進到“不同類型工業”考慮到的主導因素不同。
2.工業區位部分課程核心標準要求是:讓學生學會工業區位分析和合理進行區位選擇
這樣,學案設計的核心就有了。把握住這點,在設計的教學環節上一定要有能讓學生動手動腦完成的。我加入了學生參與的環節,如“扮角色、連線、結合寶雞工業發言、鞏固練習”等。
3.學案展示
三、課堂上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學案
學案使用的效果如何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技巧以及學案設計的合理性與靈活度。教師對知識的熟練度及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案的使用效果。若能達到“教師講得少,學生積極性高、自己完成的多、課堂氣氛好、師生都感覺到輕松”這般境界,就算是高效運用了。在學校的青年教師風采展示上,我用了自己精心設計的“工業”學案,上課效果很好,我個人覺得應該這樣運用學案。
1.當堂分發學案,結合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填寫閱讀
過早分發對于課業負擔繁重的高一學生并不能如老師所愿提前填寫。所以我個人實踐多次感覺對高一學生只要抓住課堂45分鐘即可。教師要搞清楚哪些內容需要精講、哪些需要點撥、哪些需要“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哪些需要“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2.教師小結本課
3.學生完成鞏固練習
從練習的完成情況來檢測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個人獨立完成)
四、對于本節“學案教學”學生調查反饋表(抽查3個班共200人)
從學生的反饋可知,學生很認可我在教學上做的改變,學生普遍認為“學案”教學讓他們學習有了指導,且課堂能少記點筆記,節約出時間能更多地看書、思考問題,而并非一味地聽老師喋喋不休地講。最讓學生高興的是擺脫了題海戰術,在學案上就能做一些典型題型、易錯題型。
總之,學案教學是否能搞好首先需要我們深刻領會課標理念,且懂得“授之以漁”。其次,要有一個互相協作的團隊,大家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真正做出超越一般教輔資料的高水平的學案。再次,在學科組有個大輪廓的基礎上各位老師再結合自己所帶班的學情“錦上添花”。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了我們自己。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寶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