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最后一站,高中美術作為高中階段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為審美教育的美術欣賞課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對于美術教學的探索和改革,在廣大美術教師間從未停止過,涌現出許多的好方法和好措施,下面就把自己在工作中對美術鑒賞課教學的一些思考和體會,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對美術鑒賞意義的理解
現階段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內容涵蓋非常廣,包括繪畫、建筑、雕塑、工藝美術、藝術設計等多種美術形式。特別是湘教版高中美術教材,選編的內容更是豐富多彩、鮮活生動,富有極強的藝術性和時代感。做好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意義重大,首先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培養學生具有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在不斷深化的素質教育中,在不斷推進的新課程改革中,美術欣賞具有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作
用,對強化學生的美學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于學業繁重的高中生來說,美術欣賞可以調節他們緊張的學習生活,緩解學習壓力,開闊他們的視野,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對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現狀的分析
高中階段,學生正面臨著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他們有著繁重的學習壓力,精力都集中在考試科目的學習上。對于美術課,學生和家長都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認為是可有可無的科目,因此在學習實踐中,學生普遍存在忽視的態度,對于美術課教學不予理睬。同時由于美術課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也是一門非考試科目,所以學生養成了一種忽視此科目的習慣,沒有多少人重視美術課的學習,只有一些想報考美術院校的學生在努力學習,其他人則不考慮該課程的學習效率。
三、現階段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形式分析
現階段,高中美術欣賞課的主要教學形式一般包括:解說式、問答式、討論式、實踐式、自由式。所謂解說,就是由教師對教材中涉及的欣賞基本知識、原理、方法等與美術作品相關內容進行說明和解釋,提高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問答是師生互相交流的主要形式,教師就著教材中的內容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后給予回答;討論是學生之間的相互探索和交流,教師給予點撥和輔導;實踐是學生動手的過程,根據自己欣賞后的體會和技能,創作一幅作品;自由式是利用一切課內外的資源進行自由和自發的欣賞形式。
四、提高美術欣賞課教學效果的策略
1.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是評價教師的鏡子。因此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要提高和豐富自身的美術理論修養,特別是人文意識和素養,更是一名美術教師必備的內在修養。只有自身的美術修養高深,才可以教育和引導學生提升美術欣賞的品味。
2.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表達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培養學生較強的審美意識,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講解,幫助學生學會欣賞和鑒賞。
比如,在《禮儀與教化》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以古埃及的圖片資料加上語言的講解,讓學生的思緒和教材內容一起,回到遠古時代的埃及,那時的法老、那時的獅身人面像,讓學生在老師的解說中,在圖片的直觀感受中,思想和靈魂深處的美學意識漸漸萌生,審美意識漸漸加強。學生觀看壁畫的圖像資料時,體會著古埃及法老等貴族階層的生活和娛樂,欣賞壁畫中頭部側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側面的藝術特點,感受這樣做法的時代原因。再引導學生欣賞雕塑作品,史上最美的兩具雕塑《涅菲爾蒂往后像》《米洛斯大佛落地特》,讓學生感受世界上的多種藝術形式,多種文化因素,體會美術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3.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世界進入信息化時代,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逐漸被廣大教師所認可,特別是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更需要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圖像資料加上優美的音樂,那種優美意境,尤其適合美術欣賞課的教學。
例如,在《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一課的教學,本課是通過對梵高作品的欣賞,了解藝術家的一生建樹,通過對作者生平的了解,加深對作者作品的理解。課前,我把在網絡上搜集到的關于梵高的相關資料制作成視頻課件,生平、作品、藝術風格等內容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形成一套完整的資料,在課堂上讓學生觀看,同時把梵高的著名畫作特寫,讓學生細致觀察,體會大師的功底,近距離地和大師進行思想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大師、感受作品。
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對于學生一生的美學意識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做好高中美術教學,特別是美術欣賞教學,必須從老師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美術修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課外的社會資源進行美術欣賞的實踐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和鑒賞水平,為日后的美術學習和美術欣賞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新沂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