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發展與深入,數學生活化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能較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設最佳情境,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然而,如不注重其合理應用,必將導致喧賓奪主、過猶不及的后果。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合理運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數學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教育采用的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具有圖、文、聲并茂的特點,使課堂生動活潑,教學形象生動、感染力強,有利于學生理解與記憶,提高學習積極性。
數學教師應如何做到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完美結合呢?
一、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何導入新課在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導入能創設一個新穎的教學情境,從而引發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順利達到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的方法多種多樣。
1.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導入新課
例如,教學《等腰三角形》時可以給出一組生活中的實例圖案,比如屋檐、交通標志、一些娛樂設施……圖片中有我們熟悉的三角形。教師通過多媒體把這些圖形標出來,再讓學生去觀察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學生很容易發現這些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這樣利用圖片導入新課后,再進行等腰三角形的后續教學,學生對等腰三角形會有一個直觀的初步了解,提高學習興趣,有利于更好地教學。
2.教師可利用動畫導課
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可給學生播放一段海上看日出的動畫,讓學生形象地認識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并能通過觀看動畫自主地畫出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省去老師的講解。
3.教師可利用影片導入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且善于接受新事物。利用這一特點可播放一些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影片,從而把學生引入生活中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樣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一課,在導入新課時,還可以向學生展示李娜打網球的精彩片斷,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李娜在挑戰鷹眼后裁判改變了判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讓數學知識由抽象變形象
數學教學中一些抽象且依賴猜想等手段得到的結論較多,學生往往只知表象而不知數學結論形成的實質。再加上傳統教學手段在重難點的教學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這些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掌握。而教學重點正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多媒體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定理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傳統教學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運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中的難點是由于知識的深度、學生的經歷以及知識的抽象性等因素造成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數學教學中,一些概念、法則、公式等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給學生新知建構帶來了困難。數學教學內容中一些重點、難點,利用常規教學手段一定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將復雜的問題轉變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問題。如學習《三視圖》的時候,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演示三視圖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通過多媒體教學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當今世界上最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由于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限制,很難在教材中反映出來。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但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
如學習《鑲嵌》時,我們可設計一些生活中的圖案,讓學生運用多媒體自己動手完成拼接,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我們的數學知識,并能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五、多媒體使復習課擴大容量,提高效率
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意味著大容量、高密度和快節奏。教師應重視利用多媒體做好課堂教學的復習,課件可以把重點知識歸納、對比,它不僅省時高效,還具有一目了然的效果。
當然,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方法,有其優越性,也有其局限性。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體教學呢?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的很多作用是多媒體所不可取代的。多媒體盡管是最先進的現代化教學工具,也只能發揮為教學服務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聽或看的目的,使他們有心理準備,調節他們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時地反饋矯正。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變的操作,以恰到好處地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和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2.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
目前,數學學科有很多課件集動畫和聲音于一體,增強了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效果,學生的視聽能力得到了強化。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多媒體展示這些材料時,體現不出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我們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應當以促進學生動腦動口、積極參與為著眼點,使多媒體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切不可為了追求形式上的現代化教學氣息,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感知教材,以此來突破教學難點,強化教學重點和目標,并在多媒體設計中得以實現。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
3.使用多媒體要適時、適度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適時、適度,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都以多媒體課件為主要手段,教師忙得不亦樂乎。其結果不僅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還違背了多媒體的輔助原則,更弱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有選擇性地在部分教學環節中使用多媒體。而其他教學環節則可采用其他教學方法,比如數學課堂上一些基本運算與基本作圖能力,它是多媒體所不可替代的。有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作圖板演會對學生產生很好的示范作用。
4.屏幕不等于黑板
有些教師把投影屏幕當作黑板,備課時將全部的操練材料、問題和答案及圖片都輸入計算機,課堂上點擊鼠標,通過大屏幕一一顯示出來。屏幕上內容稍縱即逝,影響了學生記課堂筆記,不利于學生消化和吸收。
5.要制作適合學生的課件
有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追求課件的美觀,為課件配上過多漂亮的圖片、精美的動畫、優美的音樂,使整個課件看上去十分生動優美。但是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才發現過于漂亮精美的課件一方面的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學生對課件中眾多的影音材料的好奇,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課件本身,而不是數學的學習,沖淡了教學主題;有的教師直接下載網上現成課件,不加任何修改,上起課來課件不符合自己的教學思路,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
總之,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實踐時,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堂知識,還使教師掌握了不少網絡教學知識。
通過數學課的現代技術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個數學教師,除了要不斷提高數學知識水平與教學能力之外,還必須認真學習計算機技術和其他現代信息技術,這樣才能適應21世紀的數學教學改革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
(作者單位 湖北省嘉魚縣藍天抗洪英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