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學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初中美術教學“創設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又優化了課堂教學。
關鍵詞:情境教學;美術;教學
新課程改革強調課程內容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相聯系,這樣使得課程內容更加具體,也有了生活的氣息。美術欣賞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教學實踐證明,通過對美術欣賞課中情境教學的研究,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美術欣賞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運用非語言優勢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既可以在課堂上形成審美氛圍,還有助于培養師生間的情感。雖然是簡單的幾何素描練習,但對于學生來說仍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不妨發揮“非語言”優勢,用無聲的語言,如手勢、眼神、面部表情、體態動作等對靜止畫面進行恰如其分地配合、補充,使教師的表情達意易于被學生接受。例如,在教學《勝利女神》時,就舉起自己的手示范,同時以滿含期待的目光注視著全班同學。當老師說:“可以雙臂前伸、掌心向上,抬起雙手,我飛起來了,從天而來……”這些“非語言”因素在表情達意上有時比語言因素會更好,更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通過這樣的耳濡目染,學生必定會心領神會,理解掌握這些“非語言”動作中美的所在,更好地理解畫面內涵,引發內在的創作興趣和動機。學生根據這一示范就能自己創作出勝利女神畫來,這就印證了巴班斯基所說的“情感狀態總是和內心感到激動、反響、同情、喜悅、驚奇和許多別的情緒相聯系的”。所以,注意、記憶、理解某事物的意義在這種狀態下由于個人深刻的內心感受而豐富起來了。
二、利用音樂的藝術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能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有聲藝術,它能激蕩心靈、撫慰情緒,對創設教學情境有很強的作用。我們說美術是形象的藝術,那么音樂就是抽象的藝術。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地結合起來,教學中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器官,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藝術總是相通的,美妙的音樂不僅能令人陶醉,更會使人遐想,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在觀眾的頭腦中呈現不同的畫面。如在水彩、國畫、素描或手工等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制作美術作品時以音樂創設濃厚的藝術氛圍,能使學生心情輕松愉悅,不會感到技能練習的乏味,同時,又在節奏、韻律與意境中受到一些啟發,更好地完成美術作品的制作,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外國風景畫、靜物畫賞析》時,就精選了幾段音樂,播放自然界的風、雨、水等天籟之音以及圣桑的《動物狂歡節》,學生在描述所想象的畫面,同時展示一組相關畫面,再播放雅尼音樂讓學生聆聽,用簡潔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感受:縹緲、激情、空靈、令人陶醉等。從雅尼音樂獨特的現代風格,引出了19世紀末的繪畫風格。這樣就讓學生的感受與體驗更加豐富了,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了。
三、借助學過的文學作品展示情境
文學作品與美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都是借助不同的表達形式來抒發人們的情感的。教學中,我們要利用文學作品與美術藝術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教學《中國畫的意境》時,讓學生去欣賞中國畫的詩情畫意,從中體會到中國畫是注重抒發個人的情感、追求筆墨的趣味、崇尚水墨寫意的境界的。在欣賞過程中,有的學生還為畫面配上了恰當的詩句。如,在學習梅花的水墨畫時,有學生就聯想描寫梅花的詩句,他們能背誦王冕的《墨梅》中“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還有王安石《詠梅》中的“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樣,學生從中感受到了畫與詩相互輝映、相得益彰的神奇魅力。在欣賞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之前,讓學生聯想描繪春天的詞匯和語句,如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春暖花開、春意盎然、滿園春色等等,再朗讀有關描寫春天的散文或詩歌,如朗讀朱自清的散文《春》來體會春天的美好,這樣把學生的情感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去賞析作品。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再現情境
運用多媒體教學再現情境,能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新知。美術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不妨借助多媒體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的思維融在一起來開闊學生的視野,積累更多的素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學習《撕貼面具》一課時,就通過多媒體動畫,出示一組圖片欣賞,每張圖片的圖案色彩艷麗,不同的圖片變化多樣,配以優美的音樂,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以及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愉悅、活潑,圖片中圖案色彩逐步漸變出現,使學生很快就對課題有了理解,學生的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笑容,有的瞪大眼睛,他們都對老師制作的美麗圖片發出由衷的贊嘆。多媒體動畫的運用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色彩繪制的情境之中,學生看后就會議論紛紛,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時再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撕貼面具》及繪制過程,并使學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潤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掌握新知,提高認知能力,為他們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更加全面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創設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葉怡妲.創設教學情境優化美術課堂[J].科教文匯,2010(07).
[2]向晶.中小學情境教學課堂操作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4.
[3]錢旭升.新課改背景下情境教育理論的實踐意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8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