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自學能力,就是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去單獨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即培養學生自己閱讀、自己鉆研、自我獲取知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的物理閱讀教學取決于閱讀材料的設計和高效的組織教學。閱讀教學要堅持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適當指導,要加強檢查反饋,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關鍵詞:物理教學;閱讀;自主學習
一、引言
所謂的自學能力就是運用已學知識去單獨地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能力。物理學習中,學生要自學物理,必須具有較好的基礎知識以及較強的閱讀、記憶、思維、想象、歸納、運用和實驗能力。近幾年的全國中考物理試卷集中體現了這種理念,試卷的閱讀量、信息量在不斷增加,這就要求學生具有通過閱讀獲取物理信息,并經過分析、綜合,從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不少學生認為閱讀是文科的事情,物理學習與之無甚關聯,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當前初中生普遍存在不重視閱讀課文的現象,把注意力放在做習題上,不重視實驗操作和綜合應用,而一味地模擬教師的演練,使課本知識無法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知識,故學生的素質得不到提高。為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閱讀是“學習之母”“智慧之源”。在物理教學中,應首先著重培養學生閱讀物理課本的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本文就如何設計閱讀內容及如何有效組織閱讀教學談幾點看法。
二、設計物理閱讀教學的原則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案”“兩自一歸納”等教學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論是“先學后教”的“先學”,“教學案”的“學案”,還是“兩自一歸納”的“自學”,無一例外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在學生自學之前,精心設計了學生使用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閱讀教學的效果,所以閱讀材料的設計非常重要。閱讀材料的設計應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閱讀材料的目的要明確
一是選擇材料的目的要明確,所選材料應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二是通過閱讀,要明確學生應該達到什么目標。
比如,在學過物態變化和水循環后,出示大自然中水循環的示意圖,同時提供材料: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水不斷蒸發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汽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珠或凝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越來越多,就會下落;在下落的過程中,小冰晶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下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或雪。
同時提出要求:
(1)依次寫出上文畫線處所涉及的物態變化名稱:____、____、_____。
(2)上面物態變化中屬于吸熱的是:________。
(3)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節約用水應從我做起,請你寫出日常生活中的兩項節水措施。
本材料取材于自然現象,考查物態變化的知識。第(1)題要求學生能根據給出的現象判斷是哪種物態變化,第(2)題要求學生掌握物態變化的吸、放熱情況,第(3)題滲透人文教育,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學以致用的思想。
2.閱讀材料的難度要適中
閱讀材料要適應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心理特點等。所選材料不要太難,比如初二的學生對文言文還不是很了解,文言文閱讀材料就不太適宜。而到了初三總復習,復習過聲、光、熱以后,選擇《岳陽樓記》中“至若春和景明……靜影沉璧……漁歌互答……”一段讓學生閱讀分析,比較適合學生的學情。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也不宜太難,學生難以下手時,興趣會驟減,無法產生成就感,容易產生畏難心理,閱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但也不宜太簡單,起不到培養能力的作用。
3.閱讀的要求要循序漸進
閱讀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在開始階段,設計的閱讀要求要細化、具體、簡單明了,并將這些要求編成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一段時間后,可將具體的問題精簡成閱讀提綱,布置給學生閱讀。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可逐步讓學生先閱讀然后談收獲等,從而自己確定閱讀的目標。
4.閱讀教學要面向全體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不可避免的,自覺性、學習能力等都有差異,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設計時應考慮這些差異。閱讀教學的要求要有梯度,要有難易之分,對不同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閱讀題的要求分易、中、難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要求所有的學生完成,第三層次要求力所能及的學生完成。這樣設計,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吃得飽”,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也不至于無所事事,有利于教師實施分層施教,有利于全體學生的整體提高。
5.閱讀材料應廣泛取材
只要是有利于加深知識的理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的都可以作為閱讀材料。閱讀材料可以來自于課本,蘇科版物理教材的編寫獨具匠心,全書每一個章節幾乎都可以作為閱讀的材料。閱讀材料可以是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可以是難點內容,可以是兩個易混淆的概念的對比,可以是物理圖像,還可以是一道題目等。
三、設計物理閱讀教學的流程
設計物理閱讀教學的流程一般分五步。流程如下: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充分了解學情→明確閱讀教學應達成的目標→設計閱讀題→制訂閱讀教學過程中的調控策略。下面就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級下冊《電功率》一節的活動“測量小電燈的功率”這一部分談談設計物理閱讀教學的流程。
這一部分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根據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器材,自主設計實驗,自主搜集證據,并能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之間的關系,最后要求學生學會評價,排除實驗故障。
從學情分析,九年級上學期已學過“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本部分的內容與之相似之處很多,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完全有能力自學,因此確定此部分為閱讀教學的內容。
實驗前的準備部分閱讀題設計如下:
請同學閱讀第10頁的內容,完成課本上的練習后,回答投影屏幕上的問題。
(1)實驗目的是什么?
(2)實驗的原理是什么?應該測量的物理量是什么?應該選用什么測量儀器?實驗電路圖如何畫?
(3)該實驗與以前我們學過的哪個實驗有相似的地方?
(4)我們選的小燈泡的額定電壓是2.5V,要測它的額定功率,對電源電壓有什么要求?
(5)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過程中,手眼如何分工?
(6)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點?
其中問題(3)的目的是建立測功率與測電阻實驗之間的聯系,問題(4)(5)(6)是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最后,教師要未雨綢繆,要對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充分的準備,制訂相應的調控策略。
四、物理閱讀教學過程的調控
學生參與閱讀是物理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有效適度的調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物理閱讀教學過程的調控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
物理習題的教學擔負著對物理知識的鞏固、深化、復習的重任,也是訓練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對物理學習常常感到:“一看就會,一講就懂,一做就錯。”其主要原因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不善于有序思維,沒有一個正確的解題思路。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就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閱讀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也不都是一看就會,教師不能以自己的知識水平要求學生,一定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讀通、讀透,才能真正地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
2.教師應成為積極評價的聽眾
學有所用是促進學生自學的動力,老師應指導、鼓勵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當學生看到自己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某一個問題時,就會受到極大的鼓舞,自學熱情就會空前高漲。所以,在教學中,我認為當學生回答問題時,即學生說出應該掌握的知識點時,教師宜當聽眾,不應成為法官。當然,教師也要對學生的表現做出積極的評價,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有助于拉近師生距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師的調控應適時適度
系統歸納和總結,可以使學生深化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完成知識的遷移,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提高綜合能力。
有一些問題學生較難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這就需要教師適時適度地進行調控。比如,本文第三大部分,學生實驗之前,由于學生初次接觸這個問題,確定高于額定電壓時,取值可能會超過一定范圍。因此,教師要做適當的提醒,這樣可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避免出現不可預料的錯誤。在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實驗分三步:
(1)小燈泡兩端電壓低于額定電壓,統一取1.5V;
(2)小燈泡兩端電壓等于額定電壓,即2.5V;
(3)小燈泡兩端電壓略高于額定電壓,統一取3V。
4.要加強檢查,及時反饋
不可否認,部分學生身上帶有惰性。根據心理學的原理,即使相對比較認真的學生,注意力也不可較長時間地集中。課堂上不光要靠教師積極地評價進行調控,檢查反饋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檢查,除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一定的壓力學習。積極地評價可以讓課堂活潑,有活力,檢查反饋讓學習變得緊張,有壓力。只有二者同時具備,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5.鼓勵學生交流與合作
每個學生潛意識里都有希望被同學、被老師肯定的愿望,但在與老師的交流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平等,而與同學交流則沒有任何隔閡,在同學面前更容易暢所欲言。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閱讀題大多具有開放性,答案多種多樣,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可以取長補短,更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總之,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閱讀也常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教師在平時要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逐漸適應長題、復雜題,并從中得到重要的信息,以使解決問題,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陳兵兵.物理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
[2]馬衛華.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3).
[3]陳遠清.淺談中學物理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物理通報,2001(7).
[4]范一兵.通過物理教學培養中學生的自學能力[J].運城學院學報,2006(2).
[5]宋金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幾種方法[J].河南教育,2002(10).
[6]劉心山.物理自學能力的培養[J].安陽大學學報,2004(3).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興市橫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