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我參加了吉林省教育學院組織的東三省歷史教師說課大賽。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東三省比賽,因此特別珍惜這次機會。三省共75名參賽選手,競爭非常激烈。通過這次說課活動我得到了鍛煉,積累了經驗,也找到了與別人的差距,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感謝田中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感謝校領導對我的支持。下面是我參加此次活動的經歷和反思。
一、我的說課感悟
這次的說課經歷,反思起來,新鮮、挑戰、忙碌……五味雜陳。寥寥幾十字怎能說盡此次說課的感悟?觀念上的反思才是進步的開始。回顧這次說課,歸納起來有幾點領悟,既是經驗也是教訓。把它們當作我未來教學道路的鋪墊吧。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平時一周十幾節課的鍛煉,使我們比較習慣從備課和授課的角度去考慮教師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學生怎么學?這些具體問題。有的時候換一個角度去詮釋一下自己的教學行為,也許能得到更多的啟示。說課的核心是在備課和授課的基礎上,對處理具體課題時所運用的教學思想的詮釋。說課要突出教學理念。要說出獨到之處,說課既然是在備課和授課基礎上的提煉,就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體現提煉后的變革,有創新。新課程突出教學方式的轉變,它要求教師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主動求知。而歷史教育的永恒魅力正在于啟智。所以,歷史課上的學生應該是在體驗、思考、探究、交流和反思的過程中積累知識,發展能力,得到熏陶和教益。因而,新課程理念下的說課一定要說學生。說學生的活動,說學生活動產生的各種現象及自己的處理方式。說課也好,授課也好,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綜上所述,說課是對備課和授課的反思,而對說課的反思又是對自己教學觀念與行為更清醒地認識與提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課與對說課的反思不僅是另類的教學,我想,在其間游歷一番再回到“山中”,“廬山”中的風景一定不只是那眼前的一片。經過這次說課比賽,我覺得自己需要更積極地學習,尤其是在教研活動中更留意學校的老教師是怎樣學習的,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和水平,不斷學習,向名師學習!比賽中很多教師都有非常精彩的表現,嫩江縣高級中學的辛亞娟,頗有深度且周密詳細。克山縣第一中學的喬永春老師的課件制作精美,講解思路清晰,語言非常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師大附中的呂靜老師,老練沉穩。大連第102中學的易卉,思維活躍充滿活力。紅興隆一中的孫澤英,采用視頻說課設計新穎,對教材內容整合合理而有新意。在此不一一列舉了。通過聆聽他們的說課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身存在的不足。首先,在敘述教學步驟時,思路不清晰;其次,課件制作不夠精美巧妙,設計不夠創新。還要再優化說課稿,要改的地方太多了。
二、我的聽課所思
接著是聽展示課,一節是東北師大附中樸老師的課,大氣,高思維含量,一個敢于把太平天國運動作為公開課來上的老師,本身就可以說明他的分量了,一個能把太平天國運動這一課上好的老師,就更加讓人景仰。我打心眼里服氣,課本身的容量不大,但樸老師賦予課的東西很多。那些史學常識的滲透,潤物細無聲,那些史學觀點的拔高,于無聲處聽驚雷,整堂課下來,不感覺累,但其實已經是學到了很多東西了,英雄誰屬?非樸莫屬。另一節是大連102中學的易老師講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設計思路很新穎、獨特,但整堂課似乎不太適合給高一的學生講授,如果放到高二,或者是高三的一輪復習課,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至少省實驗的學生,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可以想見,其他學校的學生,就更加望塵莫及了,好的設計還需要好的生成,易老師要么就是過高地估計了學生,要么就是上錯了班級。總之,課是好課,但效果不佳,值得反思。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