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作為學科的橋梁和專業工具是職業中專的必修課,然而職業中專生源復雜,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數學基礎知識偏差,數學學習積極性比較低,結合實際學情對提高職業中專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歸納和總結,以期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職業中專;數學教學;分層教學;專業教育
從學科的角度來說,作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工具與基礎課程,數學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它涉及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數學是職業中專素質教育的必修課,是理論課和專業課的通用工具和橋梁,學習數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中專生生源相對復雜,多是成績不夠理想,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他們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好數學沒有信心,學習意志薄弱,再加上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許多學生偏執地認為數學是數字游戲,買東西會算賬就可以了,多學無用,毫無積極性可言。針對這些職業中專實際學情,筆者總結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整理出如下幾條提高中專數學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以生活素材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將學習活動貼近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大家感受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激發大家探究數學知識的高度熱情,學生才能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就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知識。生活是數學的寶庫,只要細心發掘就會有大量的數學問題,因此,怎樣將生活問題進行篩選和雕琢使之數學化,是我們職中一線數學教師所面臨的問題。
譬如,學習函數相關知識時,筆者就設計了如下切合生活的素材來引導大家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在郵局寄發長途平信,不超重(以20g為準)的情況下付資費80分,大于20g卻少于40g的付資費160分,請根據以上因素嘗試構建寄信資費(單位:分)和信件的重量(單位:g)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試著用圖象描述。筆者引導學生通過圖象進行觀察:當寄發35g的長途平信,可以從圖象直觀地看出需要支付160分的郵費。當然,這是最簡單的“數學建模”問題,但是它體現了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究與學習規律:“分析問題—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掌握技能。”這類問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易于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在情境中構建數學模型可以使數學問題更加形象,更加明了。也讓學生體驗如何將數學知識服務于“現實生活”中來,牽引他們自主探索數學建模的機會和動力。因為這樣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選題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又鼓勵大家都參與到數學過程中來,因此,學生學習興趣空前高漲,課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以專業為參考,科學調整教學內容
職業中專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業課程,他們學知識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將來的就業當中,所學的知識和內容更要符合實際需求。因此,專業不同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側重和需求點也肯定不同,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分析所教學生的專業方向,并適時作出切合其專業特長所需的數學知識的側重點。
比如,建筑類專業的數學學習,我們一定要側重高等代數和立體幾何,當然,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借助計算機來做幾何圖的動手實踐技巧;信息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則要重點講解邏輯代數模塊,以期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邏輯能力;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必須要將統計學與概率知識弄透徹。當然,教無定法,我們也不能拘泥于此,要注意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尤其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學到對以后就業有幫助的真知識。實際上,許多中職學生畢業以后,他們的工作并不與自己的專業對口,還有部分學生會參加高考或者去深造,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雖然要有所側重,但是也不能有失偏頗,要保障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
三、參照實際學情,注重分層教學
中職學生數學入學成績差距比較大,但是我們不能怨天尤人、厚此薄彼,其實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成功,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對癥下藥。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心得。
1.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情況進行分類
第一類學生是以前數學成績一直相對薄弱,甚至對數學喪失信心;第二類學生是以前數學成績還可以,但是進入中職學校后精神懈怠或者覺得數學無用,不主動學習者。
2.根據以上研究的學生基礎情況,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具體教學方案
針對第一類學生,一定要鼓勵他們不能放棄對數學的學習,要引導他們循序漸進,逐步樹立數學信心;針對第二類學生,我們要以心理疏導為主,讓他們重拾數學的信心,讓他們體驗和感受到數學在專業中的優勢和對實際生活的指導意義,要鼓勵他們力爭上游,目光長遠,爭取考上高職院校,進一步獲得長足發展。
3.根據學生數學基礎層次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對第一類學生要以夯實基礎為主;第二類學生就需要拔高能力。
4.建立健全學生學習檔案制度
這樣有利于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及時給予耐心的指導和幫助,找到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注意發現和鼓勵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強化學生對數學的熱情。總之,一線教師必須要傾注自己的滿腔熱情,有強烈的責任感,要注意協調各種積極教學因素,采眾補缺,用科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四、通過案例教學,體驗數學過程
中職院校的教學重點是強化和訓練專業技能,因此,中職數學教學需要適應相應的社會要求,貼近市場實際要求,重新定位職業教育中數學課程的教育目標,重視應用案例式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數學過程,爭取實現中專數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給中職數學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另外,中職數學教學還要注意與對應專業相結合,要讓數學服務于專業,引導學生在探究專業知識的同時,訓練實踐技能,牽引大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欲望。
例如,我們可以結合市場管理知識來引導管理專業學生學習函數應用:老賈在市區經營服裝店,店面月租2000元。據統計第一個月銷售情況如下:第一次批發50件,第二次批發100件,第三次批發200件,批發價60元/件,以100元/件售出。根據以上實際請大家思考并寫出:業務量在固定范圍內時,業務量x與變動成本y的函數關系式;業務量x與總成本y的函數關系式。本案例把管理會計中的成本知識與數學函數結合起來,利用專業中單位成本、固定成本與總成本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專業的聯系,對學生進行了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為學習本堂課的教學任務打下良好基礎。
如此設計,可以引導學生掌握新學的數學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獲取運用知識的技巧和方法,讓大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五、強化數學應用性,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中職數學老師要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識特點,選擇數學知識的理論性與應用性之間的結合點,如此設計便于更好地引導學生系統聯系數學理論知識。然而實際上就中職數學教學來說,我們尤其要關注數學知識的應用性,這才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
實際教學中,因為中職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從事某一工種和專業的應用性人才,其最大特點就是直接連接市場。所以,筆者認為,中職數學教學應該淡化數學知識的理論邏輯,圍繞相關專業優勢,強化和側重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另外,我們還可以積極創設數學情境,明確指出數學對相關專業的指導意義,讓學生明白數學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讓大家意識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不能離開數學。
比如,教學實踐中,筆者根據目前大家都比較關心的房市問題,設計了如下案例:老張按揭買了一套房,共100萬,首付40%,貸款20年,已知銀行的月利息率為0.75%,請大家算算老張月供多少錢?在筆者的指導下,大家通過討論計算,最終得出相關問題的數學公式模型:設貸款額為A,月利率為R,抵押貸款期限為N個月,按復利計算,每月還錢x元,還款約定從借款日的下一個月開始。x=〔A×R×(1+R)N〕÷〔(1+R)N-1〕,通過該模型,貸款買房類似問題就迎刃而解,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中職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建議。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中職教育在社會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數學作為普遍的專業工具,在學習中的地位也愈發凸顯出來,成為成功培養具有現代職業素質人才的重要參考,然而,教無定法,實際教學中我們當然不能單純拘泥于此,我們還要根據實際學情做出更加切合實際的策略調整。
參考文獻:
[1]陳曉濤.中職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09).
[2]隋軍.對中職數學教學的問題思考及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17).
[3]席曉鳳.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1(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屏南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