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
江西省永新縣教體局教研室,李成斌
【記錄整理】
江西省永新縣中等職業學校,龍仁志
【教學內容】
中國近代史(八年級上)總復習(一)
【教學流程】
老師: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復習,也就是歸納整理我們所講過的知識,理清知識生成脈絡,探究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系和原因,將知識有機地串聯起來,整體地把握知識。作為總復習的第一課,主要是探究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主軸。
(老師舉起歷史教科書)問: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個中心,兩條主線”。你們認為這個中心是什么呢?
學生: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
學生:不對,侵略與反侵略。
學生:……
學生:不全面,應該是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
老師:對,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呢?
學生: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學生:還有法國。
學生:日本……八國聯軍……
老師:我們可不可以把這些歸納為外國列強的侵略。板書:
老師:外國列強的侵略導致我們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但我們中華民族甘受侵略、任人宰割嗎?
學生:不。
老師:那該怎么辦?
學生:奮起反抗。
老師:對,奮起反抗和尋求救國之路,以拯救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板書:
老師:同學們,整個中國近代史實際上一邊是外國列強的侵略導致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一邊是中華民族抗擊外國列強的侵略,尋求救國之路,拯救中華民族。現在我想將同學們分為兩組,男同學為甲組,女同學為乙組。請男同學將外國列強的侵略史實寫在上面,女同學將我國反侵略和尋求救國的行為寫在下面,看一看哪一組歸納全面。
甲乙兩組同學分別上黑板寫,老師根據學生歸納板書的情況進行引導。
老師:如果認為對方歸納不全,可以互相補充,更希望學生能寫出教材以外學到的知識。
學生回憶、思考、板書……
老師再根據學生板書情況給予評價、鼓勵、引導后,說:同學們,我也根據教材內容整理了一張表格,請看。
多媒體播放表格(略),學生觀看……
老師:為了方便同學們記憶,我寫了幾句順口溜,多媒體展出:
老師:同學們,我們既要理清知識脈絡,更應探究知識發生的原因及其發展的內在聯系。下面我們就來探究外國列強的侵略是怎樣一步步地使我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對我國影響較大的侵略戰爭和不平等的條約應該有哪些?
學生: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學生:中日甲午戰爭、《馬關條約》。
學生: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
老師:請把你們的理由說出來。
學生: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開了當時閉關鎖國的中國大門,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割地、賠款……使中國的領土不完整,主權受到損害。
學生:中日甲午戰爭……
老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其實外國列強的每一次侵略都遭到中華民族的強烈反抗,同時也促使中華民族反思,去尋求救國之路。如鴉片戰爭后出現了洋務運動,中日甲午戰爭后出現了戊戌變法,巴黎和會后出現了“五四運動”。
老師:我們一般以五四運動為分界線,把中國近代史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叫舊民主主義革命,后一階段叫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么以五四運動為分界線呢?
學生討論:主要是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無產階級逐步成為領導階級。
老師:還有革命任務和對象不同等。
老師: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一個中心,兩條主線”的基本內容。看看這兩條主線與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關系。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國列強的侵略導致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國家;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探索實踐,如洋務運動引進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中國的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也就使閉關鎖國的封建社會逐步解體,走向半封建社會。
老師:現在我有兩個問題想問:
1.導致中國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我國的半殖民地與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不是同步?
這可以從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我國的“自強”和“求富”去探究。
老師與學生互動探究,最后得出:
1.根本原因是外國列強的侵略、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和綜合國力的衰弱。
2.我國的半殖民地社會與半封建社會的形成不是同步的,應該說進入半殖民地在前。也正是由于外國列強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致使我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地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使封建社會朝著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轉化,逐步成為半封建社會。
(作者單位 龍仁志:江西省永新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李成斌:江西省永新縣教體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