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問題,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模式與教育體制下,素質教育的開展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就需要教師看清當前的教育形勢,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學生素質。
關鍵詞:教育;素質;措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人們認識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各種能力、智力和信仰,以便享受現代的幸福,并為生活做好能力準備。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必須符合教育的目的,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體現教育的作用。但是,由于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人們只注重學生片面的發展,而我們提倡的素質則是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而作為受教育對象——學生素質問題,則是教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大學不斷擴招的形勢
下,學生數量提高了,但其質量卻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因此,在教育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
一、加強學生的信仰教育
應該說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人們的價值觀、
人生觀、世界觀都在不斷的變化,很多大學生意識到,上大學之前緊、上大學后松、畢業以后就空已是普遍的現象。進大學校園,很多學生失去了追求的目標,因此他們的精神頹廢,對世界顯得茫然、不知所措,關鍵的是他們失去了信仰。信仰是一面旗幟,而人們一生都需要一面旗幟來引導。人活著需要精神的寄托,需要精神的依賴,精神里面最重要的支柱是信仰。如果一個人沒有信仰或者沒有一個正確的信仰,那就不會有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那他的人生旅途就會偏離,陷入迷茫和困惑,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
二、發揮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一方面國家可以通過學校制造政治輿論,宣傳一定的政治觀點、政治理論和政治路線與方針,為一定的政治活動做思想準備;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政治活動,從而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學校的教育活動中,政治思想的教育是其他教育內容的基礎,要求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從政治思想教育入手。因為政治思想教育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方面,只有這些觀點正確了,學生的其他方面才能發展。
三、加強“三位一體”教育
“三位一體”教育,即社會、學校和家庭三個方面以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模式。任何一種教育思想都離不開這幾個方面的結合。
家庭的教育是學生素質提高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家長的行為規范與思想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而在實際生活中,在我國目前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往往被忽視,縱容了學生不良習慣的產生。同時,家長往往也會將教育的責任完全推向學校和社會,從而缺少對孩子的教育。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社會之中,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我們必須創設良好的社會環境,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努力為學生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糧。社會各部門應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創建良好環境。同時,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應加強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完善國家的教育法律制度。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樹立,因此受社會的影響非常大,而在一些地方校園暴力事件和違反法律法規的事件不斷出現,而社會在管理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這必然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產生對某些社會現象的看法。
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陣地也必須加強學校管理和建設。學校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先提高管理者和教師的素質。管理是否科學完全取決于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不能放任。而教師則應履行法
律、職業道德、為人師表的義務,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思想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和影響著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培養和身心發展狀況,教師一方面要以正確、健康的思想道德觀念來教育學生,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熏陶式的教育才是學生更容易接受的。
四、加強和完善法律制度,反思教育過程
任何一種活動的開展都必須有強有力的措施為保證。提高學生的素質問題,同樣需要不斷地完善法律制度,并要求在教育過程中嚴格執行。學校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升學率,則素質教育就成為其教育模式的犧牲品。中宣部、教育部不斷地要求全國各校必須加強兩課建設,而各學校的政治理論卻不是預期的那樣順利展開。同時我國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都要求保護學生權益,從而進一步提高素質,這就要求社會各個方面都必須加強監督,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素質。
五、重視網絡媒體的影響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網絡媒體已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網絡的特殊性使年輕人更容易受網絡的影
響。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重視網絡媒體。我們必須加強網絡的管理工作,明確開展網上宣傳教育工作的原則和思路,
建立強有力的網上教育工作隊伍,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建設。同時我們應該加強對網絡的利用為學生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務來引
導輿論,同時我們可以在網上以建立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博客、學生論壇等形式,從各個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素質。
提高學生素質,是教育發展的必要條件。現實中學生的素質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教育如何發展,怎樣面臨日益變化的社會現實等一列問題,都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各個方面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汪應明,張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1).
[2]王小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單位 宿遷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