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才,具有重要作用。”加強美育,既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舉措。然而在中學教育階段,美育的滯后甚至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中學美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規范性不夠
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育缺乏硬性的教學目標,教學中學校和教師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很大,有的學校甚至為了追求學習成績,把美育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有的教師也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同時,美育作為情感教育,也難以像語文、數學那樣進行量化學習、考核,這就增加了美育教學的彈性。
2.情感引導力不足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說:“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開展美育,就是要通過藝術的引領與宣泄作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只注重了美育知識、美育技法的學習,忽視了美育的情感引導、培養和宣泄功能,導致美育在情感引導與培養上作用發揮不夠。
3.教法創新性不強
美育是一種認知教育、情感教學,與時代氣息緊密相連。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主動接受新生事物,善于把時下一些流行的、時髦的事物融入教學活動中,并運用多媒體、情感體驗課等新設備、新教法對學生的情緒、認知進行積極引導。但在初中教學中,很多美術教學還停留在教師講、學生聽、聽完練習的階段,教法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提高美育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美育。在素質教育中,要不斷加大對美育的重視力度,發揮美育在學生情感引導與培養上的作用,提高美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強化素質教育意識,提升美育的規范性
良好的美育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讓學生遠離低俗,集中精力,對于知識教育也有積極推進作用的。因此,要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意識,科學規劃美育教學活動。在結合教學大綱完成規定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結合不同時期學生的成長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美術教學,對學生情緒、情感進行有目的地引導與培養,讓學生正確認知“真善美”、遠離“假丑惡”。同時,作為美育教師,也要主動把美育教學融入全校教學實踐活動中,提高美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
2.發揮美育積極作用,增強美育的引導力
美育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豐富學校的精神文化生活,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美育的積極作用,提高美育的滲透力。要與德育結合,用優美感人的藝術形象,幫助學生認識人們的生活、理想和斗爭,使他們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要與智育結合,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放松學生的身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和良好的學習情緒。同時,美育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對智育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要與體育結合,以健康向上的形象,引導學生熱愛體育、鍛煉身體。
3.創新美育教學活動,提高美育的實效性
要創新教學理念,提高責任感與使命感,真正使美育成為“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要豐富教學內容,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學習傳統的民俗文化,又要學習現代的科技知識;既要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又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既要注重學生知識的學習,又要注意學生情感的引導;既要保持相對獨立性,又要主動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中;既要注重傳統的寫寫畫畫,又要運用現代多媒體等新技術開展藝術展示課、野外寫生實踐課??傊姑烙淖罱K價值指向“至高的善”。
(作者單位 宜昌市夷陵區小溪塔街道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