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培養學生接受知識、掌握技能和規范受教者思想道德行為的過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道:“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這里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要教育好別人首先教育者要先修身,要求受教者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做好,然后再用身教和言教去影響人;二是教育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和技能,核心是要使學生做一個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技工院校學生的教育,由于面對的群體特殊,在嚴格管理學生的同時,愛心教育也十分重要。嚴愛相濟、滲透情感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健康成長。
一、生源質量決定了教師應傾注更多的愛心
從招生情況來看,技工院校的生源往往是被普通教育視為二流甚至是三、四流的學生。這類學生中“三難學生”較多,即生活困難的學生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多、管理困難的學生多,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關注優秀的、聰明的學生,而應給予后進學生更多的照顧,這不僅是教師的職責也體現了一名教師的基本道德修養。
個別教師認為,對待這樣的一些后進生應該聽之任之,把主要精力放到別的好學生身上。還有些教師認為,我只要把課上好,管好班級不讓學生惹事,至于更多的情感投入、生活關心根本不需要。其實,這時教師只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也不喜歡學習,而其班主任也是放任不管,那我們作為家長會如何想?我們內心不也是希望孩子的老師能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能給予自己孩子更多的愛心和呵護嗎。
由人及己,我們作為教師,肩負著育人的重擔,特別要對一些后進學生給予特別的關注,所有學生共同進步,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教師的愛心應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面鏡子
身教重于言教,再多的夸夸其談也抵不上教師對學生平時的一言一行,由于教師很多時候是做人的工作,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和績效來評價,所以教師的工作又是一份良心活。
一些班主任,遇到一些調皮的、木訥的學生總不喜歡,很多時候不愿意理睬他們,甚至惡語相向。今年上半年,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百師訪千家”的活動,通過與一些學生家長的溝通,對學生家庭狀況的深入了解,使我對后進學生的管理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個學生,母親在其很小的時候就生病(智力問題),至今仍未痊愈,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其長期與沒有文化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該生不善言辭,內向,一點也不活潑,這種學生在班集體中很難引起教師的注意,許多教師都是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而我在和其爺爺的談話過程中發現,盡管他說的都是一些平淡的話,但我明顯地感到一個老人對學校教師給予其小孩更多關愛的渴望,他們迫切希望給予這個平常缺少父母關愛的小孩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師者,良心也!我們應該做一名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處處都要給學生起示范作用,力求做到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三、心理健康是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2年8月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加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加強職業能力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決定”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技術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大,各類技工院校得到迅速發展。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許多學校在規模壯大的同時,卻輕視了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
技工院校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轉折期,隨著學習生活由應試教育向技能教育的轉變及將直接面對用人單位和職業的選擇,很多學生一時難以適應就業競爭和就業壓力日益激烈的環境變化,再加上很多學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以及成長和生活等方面產生的各種困惑難以得到排解。因此,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迫切要求。
四、關愛學生也是技工院校自身發展的需要
技工院校要發展,生源是前提。隨著這幾年學生總體生源越來越少,各個學校的發展已經到了拼“內功”的地步。不僅要招到一定數量的學生,而且要教育好他們,留住他們,讓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師對學生真誠的關愛,口口相傳,可以樹立學校好的口碑,為下一年度學校的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年7、8月份,各技工院校為了招到一定的生源,可謂不惜血本:招生教師為了一個名額,冒著酷暑,深入家庭和學校,皮膚都曬黑了,嗓子說啞了,甚至還會遭到一些家長的白眼和惡語。
學生招來了,如果由于教師的不負責任、工作馬虎,甚至詆毀、打罵學生而造成學生輕易流失,不僅是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招生教師辛勤工作的蔑視和不尊重。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教師原因造成學生離開學校,他們是很難對學校有贊美之詞,甚至會到處給學校做反面宣傳,其結果是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聲譽,對來年學校的招生也會產生極其消極的影響。
反之,學校所有的教師和工勤人員,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給予學生以真誠的關愛,抓住每一個與學生接觸的機會,用心付出,學生在學校中真正地學習到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給予的溫暖,學生、家長也同樣會在周圍的親戚、同學中給予積極的宣揚,這種親身經歷的宣傳將勝于所有的標語和宣傳片,將極大地有利于學校的招生工作,從而推動學院的積極、健康發展。
五、關愛學生也是關愛我們的生存環境
學校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教育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家庭、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人類如果不注意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會導致生態的失衡,就會受到大自然無情的懲罰。社會道德環境的惡化,所有人都不是旁觀者,都不能獨善其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好學生,讓他們一心為善,做對社會有益之人,其實也是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說到底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試想,如果我們的下一代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沒有道德和誠信,沒有愛心,到處暴力橫行。那么,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安全感?我們老了之后是否還會有人給我們讓座?跌倒了是否還會有人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關愛學生其實就是關愛我們生存的整個社會環境。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泰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