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計算機房,我和王老師正準備給學生下發試卷,突然,另一個機房的老師匆匆趕來,說:“王老師,你趕緊到我機房來一下,你班的侯某不得了,帶頭起哄,弄得我試卷都不能發。”王老師聽到這個情況,馬上就趕到旁邊考場處理侯某。顯然,當時的侯某很激動,王老師講一句,他就吼一句,作為德育主任的我,在考場里聽得很不是滋味。我雖然不是侯某的班主任,也不是侯某的任課老師,但對他我還是十分熟悉的,因為他在軍訓期間,就因無故毆打其他同學而受到處分,此后,因為抽煙、上課屢次擾亂課堂秩序,處分被升級。此時,聲音越來越響,火藥味越來越濃,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不行的,因此,我就讓王老師進考場,由我去做侯某的思想工作。因為我是德育主任,說實話,平時學生見到我還是有點懼怕的。我說:“侯某,剛才的事情我已經大致清楚了,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很委屈?難道你不覺得做錯了嗎,老師正準備下發試卷,你卻帶頭起哄……”我還沒說完,侯某就聲嘶力竭地說:“我沒有,為什么你們總是看我不順眼?總要針對我?總要批評我?”
面對情緒激動的侯某,為了保持正常的考試秩序,于是我把侯某拉到考場外最隱蔽的地方,然后平靜地對他說:“你有什么不滿和委屈?現在可以盡情宣泄,徐老師做你最忠實的聽眾。”“剛才說話的又不是我一個,全班都在講話,老師為什么只針對我?她就是看我不順眼。還有,王老師憑什么相信監考老師的話?為什么我們考場只把我拉出來?就是對我有成見?我今天一定要講,哪怕我不讀書,我也要講。”侯某邊哭邊喊。我聽完侯某的哭訴,明白了他不服氣的原因,全班很多同學都在吵,為什么受批評的總是他?他想不明白。他想不明白我就幫他想明白:“男兒有淚不輕彈,老師首先要求你把眼淚擦干。”我就從口袋里掏出餐巾紙遞給他。等他擦干眼淚,我又說:“我要等你平靜后問你幾個問題,你覺得差不多了,就叫老師,行嗎?”他點了點頭。大約過了五分鐘,他就說:“徐老師,我現在平靜一點,您問吧。”我說:“好。第一個問題是老師發試卷時第一個講話的是不是你?”“是的,這個我承認。”“第二個問題是,你們班最大的問題是不是喜歡起哄?”“是的。”“第三個問題是平時在學校和你朝夕相處,最關心你的人是誰?”“王老師。”看著侯某的頭越來越低,聲音越來越輕,我就趁勢問:“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覺得今天你要不要被批評?老師對你有沒有成見?”“沒有,徐老師,我錯了,我改還不行嗎?”“很好,你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老師很高興,但剛才你對王老師和監考老師造成的傷害怎么辦?考試也開始一會兒了,徐老師也不和你多交流了,但老師希望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你確實是個敢于承擔,有錯必改,積極上進的好學生。”侯某不好意思地說:“徐老師,您放心,我會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為了不影響侯某的考試,我沒有和他深入地交談,在侯某向王老師、監考老師道了歉,就讓他進行了考試。一場考試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反思】
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情緒化,易沖動,往往以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來評價人和事。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處理。
一要選擇最佳教育時機。好時機只要幾分鐘,甚至幾句話,便可能產生巨大的心靈感應,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案例中,把侯某拉到比較隱蔽的地方,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無非就是給了他機會,也給了我們老師機會,這就使師生間的矛盾有所緩和,有利于事件的處理。
二要了解學生的個性。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就是這個道理。鑰匙找對了,鎖就容易打開,鑰匙不對,無論你拿多少把都沒用。在我與侯某的多次交手中,我知道侯某是“吃軟不吃硬”的學生,因此,我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沒有大聲苛責,沒有指出誰對誰錯,而是讓他發泄,讓他評價,最后自己得出誰對誰錯。
三要給學生“愛和尊重”。“愛和尊重”是照亮學生心靈的燭光,它能化解學生心頭的郁結,促進學生的進步發展。本案例中,我把紙巾給侯某,做他的聽眾,給他時間冷靜,侯某能在短時間內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并向老師道歉。其實,這都是“愛和尊重”的一種結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