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數學教學偏重于對教的研究。因此,教師鉆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對學生是如何學的,學生的活動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問津,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的高低,不但取決于教師的教法,而且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下面,就對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和形式談幾點淺見。
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
根據學生學習的幾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鞏固與作業、總結),從宏觀上對學習方法分層次、分步驟指導。這種學習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適用于其他學科。
1.預習的指導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沿用小學的死記硬背法,這樣既不能讀懂,更不能讀透,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預習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
(1)粗讀
要求學生預習時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
(2)細讀
該環節要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復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方法上可以采用隨課預習或單元預習。
(3)研讀
該環節要研究各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并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把書本讀“薄”,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2.聽課方法的指導
在聽課方法的指導方面要處理好“聽”“思”“記”的關系。
(1)“聽”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識
而初一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應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①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②聽知識引入及形成過程;③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④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規律的體現;⑤聽好課后小結。教師教課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滿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講授時間,使學生聽之有效。
(2)“思”是指學生思維
數學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的思考,善于大膽提出問題;③扇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④樹立批判意識,學會反思??梢哉f“聽”是“思”的基礎關鍵,“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內容,會思危才會學習。
(3)“記”是指學生課堂筆記
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在黑板寫什么學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做筆記時應要求學生:①在“聽”和“思”中有選擇地記;②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有疑問的疑點,記解題思路和方法,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③記小結、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
掌握好這三者的關系,就能使課堂這一數學學習主要環節達到較完美的境界。
3.提問方式方法的指導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眴柲芙饣螅瑔柲苤?,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追問法
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答案后,順其思路對其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
(2)反問法
反問法是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問出來。
(3)類比提問法
類經提問法是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系進行提問。
(4)聯系實際提問法
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此外,還應要求學生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自然,還要問其所以然。當然,平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因人而異地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樂問、敢問、勤問、善問。
4.深化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至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從而形成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用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范、條理要清楚。初一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
(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換成符號語言
(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
(3)正確的由條件畫出圖形
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小結或總結方法的指導
在進行單元小結或學期總結時,初一學生容易依賴老師,習慣于教師帶著復習總結。我認為,從初一開始就應培養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的方法。在具體指導時可給出復習總結的途徑。要做到:
(1)看:看書、看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
(2)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的關系,這相當于寫出總結要點
(3)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的解決一些各種檔次、類型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歸納出體現所學知識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應該說學會總結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層次
學生總結和教師總結應相互結合,教時總結更應達到精煉、提高的目的,使學生水平向更高層發展。
二、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形式
1.講授式
它包括課程式和講座式。課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學的前幾周內安排幾次向學生介紹如何學習數學,提出數學學習的常規要求課。講座式可分專題進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紹“怎樣聽課”“如何記筆記”“如何復習鞏固”等。
2.交流式
讓學生相互交流、介紹各自的學習方法。可請本班、本年級或高年級的學生介紹數學學習方法、體會、經驗。這種方式學生容易接受,氣氛活躍,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學習促進的作用。
3.輔導式
輔導式主要是針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和咨詢。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適合的,這時就應該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研究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作不同的指導或咨詢。尤其是對后進生更應特別關注。因材施教,幫助每一個學生真正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真正地學習好,這是面對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學習方法的指導必須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步進行、協調發展、持之以恒,才能對今后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龍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