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教學思想已被我國教學界所接受,許多英語教師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在課堂上廣泛運用合作學習即pair work/group work的教學形式。
一、交際活動中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是指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的一種教學策略體系。各小組學生要在互動合作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1.交際活動中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常常讓學生在課堂上集體朗讀課文或一起回答問題,這嚴重限制了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相反,交際法合作學習把學生分成“對子”或“小組”,讓學生協作完成任務。同時,pair work或group work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因此,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交際活動中合作學習的特點
使課堂具有一種寬松、和諧與民主的氣氛,這種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的熱情,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膽怯或有自卑感的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強其自信,使他們產生一種“I can speak English. I can do well.”的心理感覺。
3.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角色
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做pair work/group work時會感到輕松、自信;因此,pair work/group work能使學生集中精力進行交談,而不是只注重發音和語法正確與否。
4.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
合作學習中教師扮演多種角色,他們是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同時又是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會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即他們與老師是平等的,可以隨時得到老師的幫助。
5.合作學習的活動步驟
活動前的準備:教師應讓每個學生都有信心做好pair work/group work。為了減少活動的難度,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語或其他形式的提示。
活動前的示范:教師與一個學生一起做示范,以便讓學生了解活動如何做。
活動中的指導:活動進行中教師要巡視、監聽,對“困難”組進行必要的指導。
活動后的檢查:小組活動完成后,教師予以抽查,以了解學生練習的情況,并對表演出色的小組進行表揚,以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英語合作學習的幾種方式
根據每堂課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一般可采用下列合作學習形式:
1.陳述式
陳述式要求小組每個成員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陳述個人觀點。
2.小組討論式
各小組根據教師給出的話題或問題展開討論,每個組員自由發表意見,經記錄員記錄整理后,由報告員向全班匯報。
3.角色表演式
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發揮想象,通過情景創設,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
4.讀、寫一體化
各小組先進行集體閱讀,在掌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經過討論,對原文進行再創作,然后各小組就再創作的文章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相互糾錯。這是一種集閱讀、寫作、改錯為一體合作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5.概念圖表式
概念圖表式要求小組通過填表的形式,對所學的材料進行歸納,以幫助記憶。
三、學生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較為真實的語言情景;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能開拓學生思維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多提問。
合作學習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語言水平,具有廣博的知識與文化素養,才能組織好深淺適度的活動,合作學習的優勢才能得以較好的發揮。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