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長期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人們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的任務就是學。因此,一些教師往往熱衷于“滿堂灌”,形成了一個“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將英語書所出現的語言知識點點滴滴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則被動地聽、記、背,還做大量反復的練習,其結果收效甚微。要改變這種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這是偉大時代的要求、呼喚。我們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做教師的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過去,學生一直都是被動地學習,一下子讓他們自主學習還會無所適從。教師要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入手,多層面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讓他們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來,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立完成,嘗試自我調控學習的方法、節奏和進程,大膽地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尊重個體差異,重視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做教師的要照顧好各種層次上的差異,幫助每個學生優化自己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和有效。
其次,我們做教師的要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氛圍。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起一種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人際關系,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訓練方法,讓學生選定適合各自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與難點。讓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獨自、有序地完成每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鼓勵學生充分肯定自己的進步,坦誠指出自己的不足,保持學習的勇氣和信心。
再次,我們做教師的要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功喜悅,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通過學習和實踐,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要因勢利導,通過恰當的時機、途徑和場合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產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
總之,要想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只靠學生自己是不行的,我們的教師是關鍵,一定要努力幫助學生來學會自主學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