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休閑時光。倘若能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休閑時光,就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也會干出一番事業來。
古往今來,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他們活著一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
誠然,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時間。而在人的一生中,通常是三分之一時間用于工作,三分之一時間用于睡眠,還有三分之一時間為業余休閑時間。除了工作睡眠之外,請珍惜屬于自己生命三分之一的業余休閑時間。有人曾經計算過,假如,你今年二十歲,到了六十歲退休,那么四十年中會有十一萬六千八百小時的業余時間。若你每天肯拿出兩小時的業余時間,若你每天肯拿出兩小時有計劃地從事某項研究或某項事業,四十年中就有二萬九千二百小時,相當于三千六百五十個工作日。即整整十年啊!因此,每個成才者都是充分利用業余休閑時光的人。
東漢時期的董遇,為了生活,勞動把他大量時間給占去了,于是他就用“三余”時間來自學攻讀。后來,成為當時有名的大學者。何謂“三余”,董遇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冬閑,是一年里學習的好時機;夜間,是一天當中學習的好時機;下雨的時候,是平日里學習的好機會。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他“晝課賦,夜課書,間有課詩,不遑寢息。”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也是惜時如金。他說:“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
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也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學習上的,他曾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過:“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顯而易見,凡是有所作為的,無不是善于利用業余休閑時間學習的人。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