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教師的傳統教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高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緊扣教材的特點,不斷探究適合學生的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并恰當地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中,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
效率。
一、溫故知新,循序漸進
學生知識的獲得,應當是溫故知新,循序漸進。在教材中出現的一些知識,以前曾經涉及過或者是學過,只是沒有得到深化。因此,在新教材的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適當地進行深化和細化,在原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例如,在教學新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一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時,我就是在初中學過的得失氧的內容的基礎上,漸漸過渡到化合價的升降,再到電子的轉移,這樣逐步進行學習的。
二、突出化學實驗教學
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感受化學知識、理解化學知識、掌握化學知識。所以,化學中的實驗既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同時更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容和方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幾點:(1)強調學生動手操作。盡量讓學生動手實驗,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的能力。(2)補充新的實驗。根據所學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學情,適當增加一些新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新知識,提高創新能力。(3)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化學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常常引導學生上臺進行演示,增加他們的學習欲望及參與意識。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學生學習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表現為:基礎較差,聽不懂、學不會,因此不感興趣;學生會的內容,教師反復講解,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厭煩;教師的講解和問題的設計,不能引起學生的思維共鳴,所以不感興趣。為避免教學中的這些不當之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學生通過自學和交流能學會和理解的內容盡量不講。(2)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具體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3)對于討論中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精講、精練。
2.精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靈活多變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的方式有多種:(1)演示實驗導入。利用實驗中的有趣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第二冊必修《氨、銨鹽》的性質時,我就用了“紅色噴泉”“魔棒生煙”進行導入。(2)問題導入。例如,在學習鋁的性質的有關內容時,就用了問題導入。(3)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導入。例如,“煤氣中毒”“酸雨”等,學生會對這些現象很感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新課之始,就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為下面學習新的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為化學老師,要不斷研究,多加思考,以便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甘肅省鎮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