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給高中政治教學和教材使用帶來了巨大影響。分析了新教材中“新”的表現,提出了科學運用新教材的方法,希望能得到資源整合、共享,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教材;創新;使用;課程理念
新課改的實施,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
構建,而這種知識的構建過程需要教師、學生的互相溝通,同時加強教材的使用,提高教學使用效率,這一點不僅明確了師生教學合作的重要性,也闡明了教材使用的關鍵作用,文章針對使用好政治新教材這一具體問題提出了建議。
一、認真研讀新課程實施建議
新課程的實施是科學使用教材的基礎,教師應多花時間在教材使用研究上,這不僅不會影響教材教學實踐,還能有效提高新教材的教學效率。很多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會感到教材內容根本不夠用,甚至覺得不夠全面,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對新教材中知識點的難度要求還沒有深入地理解,也沒有仔細分析教材中的重難點,仍然追求講得“細”“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這樣只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并讓教材使用受到影響。
二、科學使用新教材
1.轉變教學理念,把握課改目標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應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全面能力,結合學科內容實際,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條件。從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際出發,政治教師必須積極總結經驗,注重學生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養成正確的人文價值;關注科學研究,倡導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為了實現這些教學目標,教師自身素質方面就應有新的提高,我們每一位政治教師要注意新課程的研究,開發教材內涵,領會教材的編寫模式;要進行課題與課題、課題與單元、單元與單元,以及不同年級之間的教材研究;從微觀上研究教材的內容、結構以及輔助文的設置等等。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的特點、學習能力、生活背景有基本的了解,關心和關注學生,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還要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和研究,豐富教學知識,提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解讀能力。
2.整合教材資源,細化教學過程
新教材注重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知識,教學活動的開展就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前提,而在教學中能否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關系到學生能否獲得全新的知識。為此,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挖掘教學中的內容,整合教材資源,細化教學過程,豐富教學方式,如,對教材提供的文字、圖片的整合等。在新教材使用中,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整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思考,發揮學生自主、自由的精神,同時也能彰顯學生個性,積極發揮他們的專長,讓學生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法,而這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培養專業素質的途徑。當然,由于教材選取的材料和教師所掌握的材料畢竟有限,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這樣可以延伸課堂教學的時
空,創設全新的教學氛圍,從而增強教學內容的情景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新教材的實施和整合給政治教師帶來了全新的課題,只要廣大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不斷創新探索,勇于思考,就一定能創造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韋義平,沃建中.教學策略研究的趨勢:主體教學策略發展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2]蔣衛星.談《新課改》高中政治的模塊教學[J].江蘇教育研究,2006(1).
(作者單位 河北省涿鹿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