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一直是職業高中比較棘手的問題。一方面數學是專業課學習的基礎,數學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專業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數學教學的現狀是學生基礎薄弱、興趣不高、主動性差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職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呢?
一、熱愛為起點,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職高大多數學生數學基礎薄弱,毅力不足,缺乏自我調控能
力,作為中考的“失敗者”,他們自認為進入職高是無奈的選擇,學習目的茫然,不能很好地融入職高教育模式與教學環境,往往在學習上選擇逃避,不思進取。作為職高數學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愛心包容學生,用行動關心學生,對這群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要持之以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他們樹立自信,使之感受到老師的愛,因此愛上教師所教的課。在教師暖暖的愛意中,學生往往能充滿自信,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自主地學習和發展。
二、引領為前提,做好新課導入,誘發學生的好奇心
職高數學教材中的知識起點低,難度小,強調實用性,所以各個知識點均可以從生活中找到其理論依據或實際應用。如,超市的價格標簽、銀行的利率、食堂菜譜的調查統計等,都可以成為學習數學的素材。因此,教師可以從解決實際問題中排憂解難、尋找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把學習數學變成自覺行動。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趣事,激發學生對數學奧秘的好奇。例如,在講圓錐曲線時,講人類是如何了解月球與地球的運轉軌道;在講等差數列時,講數學家高斯兒童時是如何快速計算1+2+3+…+100的……通過這些逸聞、趣事,不但能使學生興趣高漲,而且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提高了課堂教學
效率。
三、取舍是核心,合理安排教學,增強學習主動性
針對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主動性不夠、接受能力不強等現狀,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把握,恰當定位,樹立“實用主義”思想,不宜過于強調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在知識點上不宜過于講究大而全、寬而深,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應對教材大膽取舍,合理安排,對理論性太強或偏難的題目可考慮少講,或只介紹證明思路與方法,將重點放在其應用上。另外,在時間安排上,不打疲勞戰,不打持久戰,盡可能地將重難點安排在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速戰速決,在最有效的時間內教給學生最重要、最實用的知識。
四、歸結是關鍵,加強語言藝術,提高課堂趣味性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感到最難的莫過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學生記不牢、用不好,而單純的死記硬背,又往往容易記錯。這時教師若對某些公式加以歸納、總結,編一些形象的口訣、圖表,學生會很感興趣,樂于接受。
例如,在講三角函數中的和差化積公式時
cosα+cosβ=2cos cos
cosα-cosβ=-2sin sin
這個公式很不好記,如果將口訣:“魚加魚,兩條魚,魚減魚,有刺沒有魚”教給學生,這個公式就很容易記了。
總之,職高數學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是一項艱巨的任
務,只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研究職高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因素,探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實施策略,改進學生、教師的學習與教學方式,做到熱愛、引領、取舍、歸結,職高數學教學就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民勤縣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