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廣東省高考模式從2009年“3+文/理科綜合+X”轉變為“3+文/理科綜合”新的高考模式;新高考,新挑戰;通過研究發現物理學科取得理想的成績,成了尋求理綜得分最大化的關鍵。從非智力因素出發,從審題、立意和現行物理高考題型選擇、實驗、計算等方面分析如何實現物理在高考理綜中有效得分。
關鍵詞:審清題意;物理情境;細節;瓶頸;計算題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與技巧
2010年廣東省高考模式從2009年“3+文/理科綜合+X”轉變為“3+文/理科綜合”新的高考模式,這對我們廣東省的學校、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因為它集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試題于一卷,不論單科知識與能力,還是考試中學科知識思維跨越、做題順序安排、考試用時分配等對考生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從而在專家、教師們的心中流傳著“2010年廣東高考,得綜合科者得高考”這一說法。而理綜考試成敗的關鍵是能否實現“理綜得分的最大化”。
2010級高三的第一個學期,廣東東莞東華高級中學的教師們對學生的答題順序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如下:
1.第二卷答題順序對尖子班的全卷總分沒有太大的影響。
2.第二卷答題順序對實驗班受影響較大:當物理最難、生物最易時,最先做生物和最后做生物成績差不多;當三科難度差不多時,物理放在前面成績略有優勢。
3.在不能完卷的情況下對單科的影響較大,放在后面的科目成績明顯比同類班級低。
4.試題難度對學生的成績影響很大,如果某科較難必須放在后面答。
5.尖子學生是能夠完卷的,當三科難度差不多時,物理放在前面、生物放在后面,尖子生易拿高分;物理成績與總分成正相關狀態,相關度在85%以上。
6.三科中生物不易拿90以上的高分,要突破270,必須在理、化兩科特別是在物理上突破。
我們都知道,理科綜合的三科中,物理學科最難學。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物理學科的成績高低與三科總分的高低呈現“正相關狀態”,且相關度達到85%以上。在考場上,如何使物理學科取得理想的成績,成了尋求理綜得分最大化的關鍵。于是我們提出這樣的口號:“得理綜者得高考,得物理者得理綜高分”。那么,怎樣做才能實現物理在高考理綜中的有效得分?
二、實現物理在高考理綜中有效得分的建議
(一)活用做選擇題技巧,提高速度和準確度
“得選擇題者得理綜”,理綜選擇題的總分118分,差不多占四成。對于考生而言,選擇題的完成情況決定了理綜考試的成敗,所以在高考中如何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是所有學生面臨的問題。這就需要答題時掌握一定的技巧。
1.直接判斷法
通過觀察,直接利用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根據所學知識和規律得出正確結果。這些題目主要用于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程度,屬于基礎題。
2.逐步淘汰法(排除法)
經過分析和計算,將不符合題干的選項逐一排除,最終留下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采用舉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選項中有相互矛盾的兩種敘述,則兩者中至多有一個正確。
3.特值代入法
將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過簡單的分析、計算后進行判斷。它僅適用于將特殊值代入各選項后能將錯誤選項均排除的選擇題,即單一選擇題。
4.極限分析法
將某些物理量推向極端,并根據一些顯而易見的結果或熟悉的物理現象進行計算(如摩擦系數取零或無窮大、電源內阻取零或無窮大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圖像法
“圖”在物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將抽象物理問題直觀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學物理常用的“圖”有示意圖、過程圖、函數圖、矢量圖、電路圖和光路圖等。若題干和選項中已給出函數圖,需從圖像縱、橫坐標的物理意義,圖線中“點”“線”“斜率”“截距”和“面積”等諸多方面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用圖像法解題不但快速、準確,而且還可以避免繁雜的中間運算過程,甚至可以解決用計算分析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6.計算分析法
有些選擇題是比較復雜、比較綜合的問題,要求較高,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綜合計算題。在解答這類選擇題時,要仔細分析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恰當地應用物理規律進行推理和演算得出結果,然后加以判斷。這是所謂“正規”的解選擇題的方法。
7.轉換思維法
有些問題用常規的思維方法求解很繁瑣,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們能靈活地轉換一下研究對象,或者利用逆向思維,或者采用等效變換等思維方法,則往往可以“絕處逢生”。
8.模型思維法
物理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形態,是物理知識的一種直觀
表現。模型思維法是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簡化、類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對象的物理本質特征抽象出來,從而研究、處理物理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
(二)答好實驗題,突破實驗得分瓶頸
物理實驗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一直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雖然高考分值不變,但所占的比例上升了,同時也是考生們最難以把
握、區分度最大的一種題型,是提高物理成績的瓶頸。下面,針對學生答題常見問題提出突破實驗得分瓶頸的建議。
1.注意審題
不能隨意改變題目所給的條件或不合理地增加條件。
2.不要“畫蛇添足”
3.畫電路的實物連接圖時,連線必須接到端紐上
4.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時,要嚴格按照電路圖次序連接
5.畫電路原理圖時,連線不能斷開,兩支路相接處要加黑點
6.要用平時實驗中使用過的儀器
7.不能用題目所給的約值代入計算
8.表達式中不能出現字母和已知數據相混,字母表達式后不應有單位
9.看儀表(儀器)讀數時,注意有效數值及單位
10.畫實驗圖線時,數據點最好用“×”號表示,所畫直線應使數據點均勻分布在直線兩側
11.字母、符號使用要規范,文字表述要準確
(三)答好計算題,是對物理成績好的考生最肯定的回報
理科綜合考試中,物理科的計算題分值含量重,2個題36分,幾乎占物理科總分的三分之一,計算題做的好壞決定了物理科考試的成敗,特別是對于成績較好的考生,如何盡可能拿到高分,如何減少不必要的丟分呢?根據目前廣東各地一、二模和最近三年物理廣東卷相關題目的分析,第35題雖說是整份試卷的倒數第二題,但題目對于中等生來說沒什么難度,考查范圍局限于純力學或者純電學,物理情境、物理模型考生都很熟悉,簡單應用物理規律就能得到相應的答案,不過要盡量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盡可能多拿分;36題物理情境雖然比較新穎,物理過程也比較復雜,
要經過判斷才能得出,問題也不是很清晰,要經過討論分析,但物理模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2008、2009廣東高考物理最后一題
其實都屬于板塊模型,而2006、2007則是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偏轉,其次第一問基本屬于送分的,所以,考生們可以在審題前先看圖和問題,然后結合兩者根據已知條件,邊審題、邊列出相對應式子,經常你還沒有完全讀清題目,第一問的答案就已經出來了。當然,要拿到比較高的分值,必須清楚物理情境、關鍵的物理狀態,除此之外,計算題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解題要有簡練準確的文字表述
2.題目要求回答的問題,必須一一作答,不能遺漏,不能答非所問
3.不要隨便跳步
4.物理量要習慣使用通用字母
5.圖文要一致
6.寫方程時,首先要寫出原理方程(定律、定理原始表達式),不能用變形式子代替或直接寫出結果式
7.寫分式時一般不要寫成斜杠式(如寫斜杠式,分子、分母必須分別用括號括起來)
8.數值計算題,最后結果一般要先寫出字母表達式,再代入數據進行運算
9.運算中,結果要注意有效數字,中間步驟可不寫單位,但結果物理量如有單位,必須寫出單位(字母表達式中不應出現單位)
10.要正確書寫物理量單位的符號
11.答題千萬不能超出指定區域,答題、畫圖要用深色筆
總之,要在理綜考試中尋求物理得分最大化,就應當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和解題習慣,考試過程中思想集中,沉著應對,全力以赴,解題要力求“穩、準、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高考,運用正確的策略和靈活的方法技巧,就一定能夠在考試中取得理想、滿意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軍.考試無憂:三基知識手冊(高中物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袁運開.現代自然科學概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博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