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英語綜合職業技能如何有效地提高,需要教師加大使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來指引與促進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力度,按照各專業特征實行引導性的英語教學,給大學英語教學的進步創造了更多機會。對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理念在英語教學、考評方式、課程三方面改革中的推行做了研討。
關鍵詞:工作過程導向;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教師應該有和時代同行的教學觀念,深刻領悟對學生的
教育目標,將英語教學目標與專業教育目標聯系起來,在工作過程導向理論的指引下,刻苦鉆研有關專業知識,嘗試對英語教學和考評方式進行變革。
一、在英語教學法改革中的運用
職業教育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這要求我們所運用的教學
方式要以行動為導向。事實上,“行動導向”教學是以行動或者工作任務來導向的,屬于職業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策略范疇,它的構成是很多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因此,它不屬于什么詳細的教學方法。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理論的指引下,已經開始改革教學方式了,原因是要轉變教學方式,變成任務教學法,在現代化教學方式、視聽設備、教學輔助設備的幫助下開展教學,突出學生的核心地位,鼓勵學生發表觀點與參加課堂上的活動。教師要用心設計、巧妙安排不同的模擬實際情景的活動,增大課堂的容量,既要在課堂上體現社會,又要將課堂擴展到社會,這都是為了讓學生可以在群體、語言運用、交際當中學好英語,真正實現學生交際與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在英語考評方法改革中的運用
當前,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方式是受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的指引與推動的。然而,對于考試及評價方式,大學英語課程還是老一套,重點檢測認知因素。主要方式還是筆試、參考依據、卷面成績這樣的舊模式,不可能檢測出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
興趣、熱情、態度,另外,還有學生在學習上的優良習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妨礙了改革的不斷發展。所以,要利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來指引與促進英語考核的改革,使大學英語教學測評方式
更合理、更科學。下面,對改革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1.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評價方法的多元化體現在不僅有筆試,還有聽力與口試;不僅在課內考核,還在課外考核。注重實踐考核,考核方式多樣,像開卷、閉卷、當場交際、辯論、寫作論文、情景測試、任務表演等,或者綜合運用幾種方式。另外,考核評價要多給幾次考試的機會,當然也能單類單項地考。注意所有的考核方式要以就業來作導向。注重實踐考試,注重能力考核。只靠一份考卷來對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進行考核顯然很不合理,在多方面進行實踐檢測考核才是科學合理的評價。
2.注重全過程考核評價方法
除了注重多元化的考核外,還要加強學生平常的考查,如,課堂提問、聽課效率、作業效果、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等,且將成績登記入冊,將標準劃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依此來考核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
3.充分發揮考試的反饋調節功能
考核后重點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注意反饋意見,給出以后教學、學習的改進方法,從而指引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給我們創造了架構理論和實踐互相融合的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新概念,在理論上引導了大學英語教學
和課程的深化改革。大學英語教師要努力學習和研究這個理論,在它的指引下,解放思想,真正體現學生核心說。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