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一個重要科目,在高考考試中占據較大比重,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和學生都提倡積極學習、有效教學,在課堂指導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將如何合理布置作業,讓學生即使在課下也能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呢?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探討,分析了如何有效布置高中英語作業。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英語作業;布置;新途徑
伴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新課程理念已經貫徹到高中英語教學的各個部分,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方法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其中的效果也非常明顯。然而,作為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課后作業布置卻沒有太大的改善,很多高中作業的布置缺乏合理性與
有效性,數量大,作業內容單調乏味,只是對課堂內容的重復,作業定位錯誤等等,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把新課程理念貫
徹到作業布置當中,對此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作業要多樣化,培養語言綜合能力
英語的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技能,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要統一化或單一化,這四項技能都應該包括在作業布
置中,所以,高中英語作業應該既包括口語作業,又包括書面作業和聽力作業;在作業的布置中要體現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在簡單做題或識記單詞的基礎上,再加上情景對話,英漢互譯等內容體現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
例如,在學完“Movie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看一部電影,比如,“brave heart”事先布置好問題,讓學生通過看電影回答這些問題,然后再寫一篇觀后感,或者讓學生截取一段自己認為經典的對話視頻,背誦下來,到課堂上表演,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做家庭作業的興趣,也對他們的聽、說、讀、寫進行了最好的訓練。
二、作業內容要拉開梯度,深淺各異
由于一個班級里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大有不同,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在布置作業時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個體差異,就拿翻譯作業來說吧:同樣的一段英漢互譯內容,對于優等生的要求要高一些,翻譯程度要達到信、達、雅;對于中等生來說,要求他們要翻譯得準確、通順,語言地道,符合兩國不同的語言習慣與風格;對于學困生來說,只要求他們用簡單句將基本意思翻譯到位,這樣,不同的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和優勢,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獲得額外的收獲。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單獨為學生布置作業,積極補償學生不足的地方,或者讓學生擅長的科目更上一層樓。
例如,學生甲的英語閱讀不太好,教師要及時總結原因,針對這些原因布置作業,或者規劃每天背誦多少生詞,或者做多少閱讀材料等等。如果學生乙非常擅長寫英語作文,教師可以單獨安排他寫一些課外的英語資料,例如,論文、會議報告、新聞評論等,學生在寫這些作品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鍛煉了寫作能力,開闊了視野,
也獲得了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上進。
三、作業布置要具有探究性、實踐性
英語學習不是單純地對課本知識的背誦和記憶,應該注意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增加延伸性,或者把英語運用到實際當中,體現英語這門學科的價值。
在講完“Holidays and Festival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將西方節日與中國節日對比來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例如,在講完“Occupation”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深入實際,進行調查,對社會上不同的職業人群進行詢問,詢問他們的職業感受,以及職業特點,在采訪完之后,學生要用英語對不同職業的特點寫出總結,列出表格,這樣就把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應用于實際,發揮出英語的作用。
總之,英語作業的布置要以新課程理論下的基本理論為基礎,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根據不同
學生的特點,注意作業布置的層次性、拓展性、探究性與實踐性,讓學生在結束一天的學校生活后回到家里能更加積極地完成作業,在作業中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進而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以此實現有效學習、高效學習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金土,黃遠振.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評介[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11).
[2]李銀芳.淺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作業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7(10).
[3][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國安.心理學教授談記憶魔法:艾賓浩斯遺忘曲線[M].http://edu.sina.com.cn/F2002-l 1-21/34414.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