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教好算法這部分內容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結合教學實際,從在學習中學生的一些表現、出現的問題、教學建議三個方面談了看法。
關鍵詞:算法初步;程序框圖;自然語言
根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高中數學教材增加了算法的相關內容,在本文中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從在學習中學生的一些表現、出現的問題、教學建議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習《算法初步》時,學生的一些表現
1.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能正確用自然語言表述一個有順序結構的問題,正確寫出用自然語言表述的條件結構的算法運算結果,但只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能夠分析用自然語言表述的循環算法。比如,處理“求方程ax2+bx+c=0(a≠0)實數根”時,多數學生都是寫成“計算判別式Δ的值,如果Δ<0,則無實數根;否則,方程有兩個等根或兩個不等根”。只有少數學生懂得分成3個步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來寫。這說明學生還不太適應用分步驟的方式寫出一個問題的算法的方法。
2.在用程序框圖表述算法時,學生對復雜的流程圖分析則會出現混亂。比如:“輸入三個實數a、b、c,要求輸出最大數。”學生在分析之初,能按照流程線逐步執行,但后來將流程圖中的各種結果混在一起,最終分析的結果與“將這三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
序”的算法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