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護理專業說明文教學中,運用專業情境導入法可消除學生對說明文的厭倦情緒,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說明語言、說明方法體現出的科學嚴謹的精神,將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體現了職業教育文化課教學要促進專業課學習的課程改革精神。
關鍵詞:說明文;說明方法;說明語言;專業情境
【案例背景】
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目標,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然而,職業學校的主要生源來自普高落榜的學生中,大部分生源的語文成績較差,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新生語文基礎相當薄弱,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應試教育模式下,有些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厭學、怕學的情緒,尤其是對枯燥無味的說明文。教師對說明文的教學也感覺沒有熱情,因而也不夠重視。但是,說明文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又非常重要,可以說是應用性最強的一種文體。學生需要掌握的大量的專業知識,又以說明文的方式存在于專業課本中,所以,她們的專業課學習也是困難重重。當學生進入職場后,面臨的很多場景都需要用到說明文的知識,比如介紹產品性能、介紹藥物效果等等。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專業類模塊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特點對語文素養的需求,考慮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選修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加強思維的嚴密性。”等等。所以,說明文的教學無論是對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還是職業生涯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90后”的學生個性強,喜歡新潮,說話做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去顧及語言的對象。而且,在網絡語言的影響下,學生的語言更呈現出隨意性和碎片化特征,缺乏科學嚴謹性,這顯然與她們將來的職業要求相去太遠。我校護理專業的學生,將來的職業是護士,護士必須具有嚴謹認真的態度,說話做事必須擯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但是如何達到課程標準中“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專業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對即將從事的職業的興趣和激情”就成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雖然“90后”的學生對語言文字等很多語文知識都不感興趣,但是他們對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我在《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典型的說明文教學中,對于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等關鍵環節都采用了職業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職業情境的角色體驗中,體會出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中蘊含的嚴謹的科
學精神。
【案例呈現】
在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總結出全文的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以后,在進入說明方法之前提出如下情境:
班里有位同學不幸感染了H1N1病毒住院了,心里非常害怕。醫生沒有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達菲治療,而是給他用了中藥。他心存擔憂,如果你是護士,你怎樣讓他相信中藥的療效,學生分別扮演護士和病人的角色。
學生1:省人民醫院用中藥治好了20例甲流患者。
學生2:我在《人民日報》上看過鐘南山發表的文章,證明了中藥的療效。
學生3:聽我的親戚說有人吃中藥治好甲流了。
學生4:《本草綱目》上記有藥方。
學生5:我們村衛生院用中藥治好了一個甲流患者……
學生6:我在《揚子晚報》的廣告欄看到了中藥治療甲流的例子。
教師:請問患者(學生7),哪位護士的話最讓你相信中藥的療效?
學生7:學生1、2、4的發言最讓我相信。
教師:為什么你不相信其他幾位同學的發言呢?
學生6:聽人說的話不能讓信服,衛生院太小了,治好的一個例子也太少了,不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揚子晚報》好像也沒有《人民日報》權威。
教師:請同學們概括出幾位護士的發言都各屬于什么說明方法。
學生:列數學、資料引用、舉例子。
教師:通過角色扮演,我們復習了最常要的說明方法,也切實體會到了這幾種說明方法的不同作用以及運用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課文中都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學生1:插圖、列數字、引用、舉例子、定義等等。
教師:這篇文章應用最多的是哪幾種說明方法?
學生:引用。
現在分組討論這三種說明方法,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說說每種說明方法的作用。如何體現科學性。
(略)
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真切體驗了說明方法的作用。學生會懂得引用文獻資料的重要性,比如,《本草綱目》中的記載、醫學專家在權威報紙上文章等都屬于資料引用。這樣,學生對下面課文的分析就有了興趣,接下來再分組討論本文的說明方法。學生就重點分析舉例子、列數字、引用三種說明方法,三組討論,每一個組一個說明方法,在文中找出,并體會作用,可以通過和不使用這些說明方法以后相比較來領悟說明方法如何體現科學性。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重視詩文的引用作用,而對文中很多文獻資料的引用重視不夠,而這正是體現文章科學性的一個重要的地方。這也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寫論文的時候要特別學習的地方。
本文的科學性還體現在語言的嚴謹準確性上。這一點對于醫療工作者講非常重要,但是要引起“90后”學生的重視很難。所以在講這個問題之前,仍然是設置職業情境:
某位護士在病歷里這樣描述一位剛手術完的重癥患者“病人身上插著各種各樣彎彎曲曲的管子,引流出一些紅色、綠色、黃色的液體。”護士長把她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1:我覺得沒有寫出液體有多少。
學生2:具體什么管子也沒有寫清楚。
學生3:流出來的什么液體也不知道是什么,是小便還是血或者是其他液體呢?
教師:很好,病歷作為一種醫療文件,需要絕對的準確,不需要用“各種各樣”“彎彎曲曲”這樣的修飾性的語言,管子是什么管子,流出多少毫升的什么性質的液體必須明確,不能出現模糊的字眼。病歷有時候要出現在法庭上作為證據,所以必須非常專業、嚴謹、準確。
這樣,學生明白了語言準確的重要性。那么,科學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同樣重要,本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哪些地方?重點細讀品味第四小節,體會語言的準確和列數字的重要性。
在對文章的語言準確性分析完了之后,再引導他們修改了剛才病歷里的話,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接觸到專業知識,還不能夠完全修改準確。所以老師給了范例。
教師:患者傷口引流管通暢,引出鮮紅色液體50毫升,胃腸減壓管通暢,引出暗紅色液體100毫升,尿管通暢,引出深黃色尿液500毫升等等。
再設置一個情境:剛剛病歷里描述的那位重癥患者的媽媽來
了,她只能隔著玻璃看她的親人,她向你詢問病人的情況,你如何描述?能夠用剛才病歷上的話回答嗎?
學生:不可以,因為她不懂。
教師:病歷上的文字是給醫生護士看的,所以要專業、要準確、要嚴謹。那么,我們如何描述才能夠讓家屬聽懂呢?這時候就必須用淺顯、生動的語言描述了。比如,我們可以說:病人身上那根流黃色液體的是尿管,尿液大概有一大碗,表示腎功能正常……我們做護士的時候,每天都要面對不同身份的患者,和患者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我們交流的對象是什么樣的人。當我們面對一個文盲和一個大學教授的時候,我們說話的語言一定是不一樣的,剛才的情境中,相信同學們對此有了初步的體會。回過頭來看課文,為什么文章要引用那么多的詩文呢?
學生:這樣文章才好看,我們才愿意讀。
教師:對,因為這篇文章是一篇科普文章,是為了向群眾普及科學知識,所以要活潑生動一點,群眾才有興趣。你們想一想,如果是一個植物學專業的學生要寫一篇關于荔枝的論文發表在學術刊物上,還能這樣寫嗎?
學生:不能。那是寫給專家同行看的專業文章,不需要引用什么詩文。
教師:對。所以,我們寫文章、說話都要考慮到我們面對的對象。《南州六月荔枝丹》這篇科普文章,正是考慮到了文章的讀者群,所以才兼具了科學性和文藝性。文獻資料的引用讓文章嚴謹科學,詩文的引用讓文章優美生動。我們以后也是這樣,如果是寫給醫療同行看的文件,一定要專業、嚴謹、準確;如果是向群眾宣傳健康知識,就一定要注意可讀性,可以生動活潑一些。下面我們來朗讀文中引用的優美詩文。
……
【案例評析】
情境教學法在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有效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情感,很好地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促進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又好又快地發展。以上課例中在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的教學環節運用了專業情境導入,首先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角色扮演中,學生體會到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八股,而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一種能力,學生明白了不同說明方法、說明語言在不同場合的作用。在角色體驗中,學生對職業環境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例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在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針對職業生涯和人生發展的需要,加強語文學習與專業學習的溝通”的課程改革精神,訓練學生具備了“說話符合職業語境和行業交際的表達需要,能針對不同交際對象,進行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表達”的語言運用能力。
文化課教學如何為專業課教學服務,這是擺在我們職業學校文化課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們語文老師常常困惑的是我們沒有專業知識,如何在語文課程中為專業課服務呢?但是,我們語文老師雖然沒有專業知識,但是專業情境我們并不陌生。我們都曾作為患者出入醫院,對醫生護士都有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意見。在各種媒體報道中,發生在醫院里的事情也都在觸動著我們思考。只要我們留心,這些都能成為很好的情境案例,進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光是說明文單元,在議論文、在散文、小說單元中,職業情境的運用都可以滲入到語文課堂。語文課程和醫學課程都有著“人文性”的共性,這個共性就是我們語文教學促進專業課學習的著力點,這是一條很寬闊的路,我們大有作為。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