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這是未來五年我國環保行業的綱領性文件,繪就了環保發展的戰略宏圖。教育部也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評估某些物質對人和環境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的意識;嘗試與同學交流對當地環境資源利用的意見;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節約用水的意識;有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有義務擔負起這一神圣的職責,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環保意識的生成,我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在物理課堂中生成環保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有關環保方面的內容,使學生對環境污染有清晰的認識,生成環保意識。
1.在溫度測量的學習中,要求學生有關注環境溫度的意識,并要求學生嘗試對環境溫度的變化發表自己的見解。如,對于“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這兩個環境溫度問題,必須要求學生知道它們的形成原理、形成原因,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及今后應怎么控制,并讓學生寫一個小報告、小論文,回家向父母敘述,還可以對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例,在逐村農民收割完稻和麥后,就焚燒秸稈,這樣可行嗎?有什么改進措施?并上網查找如何用現代科學技術處理秸稈。
2.在水循環的學習中,首先,應讓學生知道,我們是世界上13個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淡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00位。其次,應讓學生知道水資源浪費嚴重,每年光自來水就漏掉10億多噸。水環境污染嚴重,大部分河流受到了嚴重污染,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全國各類企業排放廢水,造成河流中氮磷過多。最后,讓學生都行動起來調查附近水資源。
3.在令人厭煩的噪聲的學習中,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對話與交流,知道什么是噪聲及噪聲的來源。例如,空調、爆竹、吸塵器、汽車、飛機、電鉆等,都能發生噪聲。其次,要讓學生知道噪聲的危害,如,噪聲能影響人的睡眠、休息、學習和工作,還會損害人的聽力,使人產生頭痛、記憶力衰退等神經衰弱癥狀,甚至還是誘發心臟病和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要求學生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1)控制噪聲的來源,如,摩托車上的消聲器、城市里的禁鳴標志等。(2)阻斷噪聲傳播,如,高速公路兩旁的森林,音樂廳四周的吸音材料。(3)在人耳處減弱噪聲,如,在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等。
4.在燃料的熱值的學習中,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燃料是人類利用的重要能源,從草和柴到人類近年利用煤和石油,都是取自自然界的天然資源。燒柴要砍伐森林,破壞環境,甚至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煤和石油在地球上的貯藏也十分有限,因而我們要節約能源。其次,要讓學生知道節約能源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如,常州禁止助力車(二沖程摩托車)上路行駛,是因為助力車一方面排放的尾氣中有大量有害物質,另一方面是助力車燃料的利用率很低,耗油量大。又如,可以結合一些生活實例,如,家里的煤氣灶,火焰是藍色的好還是紅色的好?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二、在物理實驗中生成環保意識
在物理實驗中,許多實際問題的處理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好機會,教師的一言一行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如,實驗前一定要把儀器擺放整齊,藥品要用少量,洗儀器要節約用水。
1.在碘升華和凝華的實驗中,可以問:“為什么要把碘密封在錐形瓶中?”這是因為碘升華的蒸氣是有毒物質,如不密封,讓它跑到空氣中會污染環境;還可以這樣問:“為什么只用一小勺呢?”這是為了節約材料。
2.在做水沸騰的實驗中,可先讓學生設計實驗,而且各小組討論哪些設計方案好,例如:甲組學生用了大燒杯,大量的水,酒精噴燈;乙組學生用了小燒杯,酒精燈,少量的水,問哪一組好?從環保方面考慮,第二組好,因為可以節約能源,節約用水。
3.在電學實驗中,要用到電池,電池中有許多有害物質,要教導學生不能隨意丟棄,要放在專門的地方,統一交環保部門處理。
這樣的實驗還有很多,總而言之,要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一點材料,一張紙……教育學生在平常生活中不要把廢棄物亂扔,要扔在自己準備好的塑料袋里,送到專門的垃圾箱內,這些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三、在物理實踐中生成環保意識
1.為了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環保素質,我們舉辦一些環保講座,介紹國外的環境保護與治理,如,日本使用的一次性木筷全部從國外進口,并在全國建立回收網絡,用于造紙,這樣就基本回收了用于購買進口木筷的資金。
2.布置一些調查活動:(1)參觀生產某種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廠,調查生產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提高治理這些污染的設想。(2)調查大氣污染、調查水污染、調查土壤污染、調查噪音污染等,通過以上調查活動,一方面可能引導學生在物理實踐活動中實施探究性學習,能使物理教學與活動課、社會實踐課渾然一體,能形成自主、開放、靈活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使他們在調查中深感居住的環境已受到嚴重污染,并使他們自發地去保護環境,以及向有關部門提出環保的建議。
3.積極開展廢物再利用活動:如,用廢舊燈泡注水制作凸透鏡,可當放大鏡用;用廢舊燈泡的燈絲做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實驗;用廢舊易拉罐線制作土電話,小孔成像裝置;用廢舊電池中拆下來的碳棒做導電性實驗;用廢舊電池上拆下來的鋅片送化學實驗室做制氫氣的實驗;用廢塑料、廢木頭、廢鐵皮、廢鋁片等做磁鐵隔著物質能否吸鐵釘的實驗……
4.成立學校用水稽查隊,制止某些學生洗碗洗衣時用水過多,改正某些學生洗手不關水龍頭的不良習慣,及時查找學校自來水管的破漏,并提出用洗碗水、拖地水來澆灌花草樹木,這樣可以使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培養他們節約用水的習慣。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