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雅 學校特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23-02
我校座落于桂林市兩江四湖風景區寶積山下,因地處于桂林“老八景”的第一景“桂嶺晴嵐”,于1990年更名為“桂嶺小學”。學校經歷過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過驕人的成績,常規化的管理一方面使得學校工作井井有條,但也讓教育工作者易墨守成規,產生守舊的惰性。我們迫切希望尋求一種能引領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的核心精神,突破瓶頸,讓桂嶺小學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自2010年9月項目啟動以來,在校長管理能力提升項目組專家的指導下,在實地考察先進學校的做法后,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校形成了“借桂花之香育文雅之人”的特色辦學理念。
一、高屋建瓴,用先進的思想引領特色建設
鮮明、科學的教育思想是學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養特色的凝聚,是新時期學校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定位的選擇。對我校特色的定位有這樣的思考:桂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樹姿飄逸,碧枝綠葉;是桂林的“市花”,也是廣西的“區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正因桂樹成林而名聞天下。桂花通常生長在巖嶺上,也叫“巖桂”,從“桂嶺”的校名入手,從學校地域文化來看,學校的特色具有獨特性。
但如何借“桂花”這一名片來打造學校特色呢?項目的實施為我校打造特色帶來了契機。2010年11月3日,劉永勝校長到校指導時指出:打造桂花的特色教育可以抓住“三雅”(文雅的學生、優雅的女教師、儒雅的男教師),借桂花所寓“高潔清雅、無私奉獻、團結協作、朝氣蓬勃”等精神引領來實現“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奠基”的辦學目標,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劉校長作為教育家,善于捕捉新機遇、采取新措施,他的點評讓我們走出困惑,堅定了全體師生選擇“三雅”特色的信心,啟發了學校下一步打造特色的思路。
經過調查提煉,我們認為:桂花相較于牡丹、玫瑰,它獨具的“秀麗而不嬌,幽香而不露”的特質,正是“內在修養豐富、外在氣質優雅”的“文質彬彬”之君子形象的最好注解。將“借桂花之香育文雅之人”作為辦學特色,能在教育過程中體現和代表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為師生成長創建具有良好個性特征的生態環境,為孩子今后成功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溯源固本,建設優秀的教師隊伍
感受不到幸福的教師培養不出幸福的孩子,而“雅師”是“育文雅之人”的基本保障。我們提出“為人有雅懷,處事能雅量,言行顯高雅,知識求博雅,專業達邃雅”的“五雅教師培養目標”,將“雅文化”內涵滲透到教師隊伍建設中,力求通過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活動打造“雅師隊伍”。培訓內容有談教育、談教法、談研究,也有講美食、講美容、講生活;培訓形式有聽講座、開論壇、大討論,也有看展示、秀身姿、互聯動;培訓地點不再僅僅是教室、會場,也有綠地、公園、風景名勝。學校不只關注教師作為職業人的發展,更關注教師作為社會人的和諧成長,創設優雅的氛圍,讓教師們慢慢熏陶,達到由內而外的浸潤,實現“雅”的內化,最終實現“雅”由內而外的自然散發;達到“立人立己,達人達己”的教師發展目標。
三、敢于創新.用個性化評價激勵學生成長
特色的打造,必須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學校要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編織學生成長成才的搖籃,讓學校成為學生發展的樂園。
創建富有個性的吉祥物——“桂花娃靈靈”。每個孩子都是來自桂花叢中的精靈,取名“靈靈”,含精靈之意,“伶俐聰敏”之意。借桂花“金秋驕子”的文化形象打造我校學生“朝氣蓬勃、自信樂觀”的“桂花少年”形象,讓吉祥物成為孩子們學習成長的伙伴。
探索個性化的評價方式。獎項設立個性化。借鑒桂花的品種多樣性,用“金桂、銀桂、丹桂”頒獎,形成富有兒童情趣又獨具個性的評價體系。
學業評價動態化。借鑒“攀登英語”項目,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說英語”,讓所有的孩子都體驗成功的喜悅。借“小學數學能力提升”項目,形成“關注學生差異,促進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采取口試、筆試等多種形式,強調動態、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學生評價方式。評獎申報自主化,在原有學生評價制度的基礎上,推出“金桂獎”榮譽稱號個人申請達標制度,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申報各種類別的“金桂獎”,鼓勵學生在超越目標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不斷進步,做到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育人目標個性化。對學生提出“存雅意、說雅言、踐雅行”的“三雅”日常行為要求。通過開展“文雅知識”教育、舉行“文雅舉止”示范、加強“文雅言行”訓練等形式,使孩子們將文雅逐步內化為個人的意識和行為。如外出實踐時提出“做文明小游客”、運動會時倡導“健康伴我成長文明與我同行”、集隊做到“五不”(不推搡、不超前、不落隊、不扶欄桿、不說話)等。“三雅”的育人實效使學生從培養習慣發展到提升個人的氣質,有了質的飛躍。
四、提綱挈領。構建多元豐富的課程體系
改革課程設置,突顯英語學科特色。課表內確保低年級“攀登英語”每周4節及每天15分鐘的輸入;其它年級確保每周3節英語課,并相機增加外教口語課、閱讀課、動漫英語課、口語提高班等。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英語活動,如廣播、書寫、朗讀、單詞拼讀、口語競賽、英語節活動等,提高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口頭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和服務能力等。
開發自選課程,營造學用桂花知識氛圍。開設桂花課堂、桂花手工藝講壇等,使學生了解桂花;通過“頌桂花、畫桂花、種桂花、照桂花、品桂花、唱桂花、寫桂花”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對傳統的熱愛。
五、相得益彰。創和諧優美的育人環境
富有時代氣息、風景如畫的校園是讓師生愉悅攀登人生新高的動力。校園以“桂花文化”為主線,以綠色(桂花葉,代表朝氣蓬勃)、橙黃(花色,象征收獲成功)為主基調色,對校園進行裝飾,豐富校園的文化內涵。并注意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氛圍,張貼醒目的雙語標語,以達成桂嶺人的教育愿景。
“特色創建”是品質上臺階、辦學謀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是一個長期發展、積累、沉淀的過程,是不斷積累、完善、提煉、升華并不斷延續的過程。師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教育的發展更像是一棵生命桂樹,建設“借桂花之香,育文雅之人”的辦學特色,還需要進一步地深掘和完善。
(責編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