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攀登英語學習實驗 教師 學生 發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96-01
河池市金城江區的教師們參加攀登英語學習實驗已經一年了。回想起剛接受實驗任務時的疑慮、困惑和茫然,到現在的接受和喜悅,不禁感悟很多。下面,選取一些片段來介紹筆者在攀登英語學習實驗中實現專業發展的經驗。
一、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轉變
一年級是小學階段最難管理的年級,學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紀律欠佳,教學工作難以組織和開展。在攀登英語課上,筆者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攀登英語的教學理念,給歌曲童謠部分的每首歌謠都配上動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邊唱邊做,做到了全員參與,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經過一年時間的學習,孩子們悄悄改變了。在課堂上,學生該聽時就聽,該唱時就唱,該重復時就大膽重復,從一開始的不會說、不想說,到會說一點、想去說……看到學生們的變化,我非常欣慰。
在攀登英語課中,我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用英語勇敢地和老師打招呼,要求他們不僅在課堂上說英語,還要在課間(甚至是任何時候)盡量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把學到的Everyday English活學活用。學生把我當成他們的朋友,師生間的關系非常融洽。只要他們遠遠地看見我,都會興高采烈地跟我打招呼:“Hel-lo,Miss Wei!”這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二、貫徹“English Only”原則。讓精彩目不暇接
剛接觸攀登英語的“English Only”原則時,我很迷惑。怎么會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實行“English Only”原則?一年級的學生不僅沒有英語基礎,而且年紀又是最小的,能行得通嗎?帶著這些疑問,我翻閱相關理論書籍,上網查資料,再結合培訓時專家所講的知識,對它的理解逐漸加深。“English Only”原則,從字面上解釋是“全用英語”的原則,而攀登英語學習中的“English Only”原則是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溝通盡量用英語,給學生創造濃厚的語言氛圍,讓學生時時感受到英語。記得有一次,我在課堂上教“See you”這個詞組,放學時,有個小女孩揚起小手對我說:“See you,Miss Wei!”她這樣一說,全班學生立即醒悟過來,個個揚起小手自豪地大聲說:“See you,MissWei\"看到此情景,來接孩子的家長們一臉的自豪和驚嘆,我當時也很感動,沒想到孩子們那么快就能活學活用了。
現在“English Only”原則已深入學生的心中,他們已經熟悉這種學習方式。“English Only”原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有助于常規英語教學的開展,它還能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沉浸在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幫助學生形成用英語思維的良好習慣。
三、全員參與,一個也不能少
小組長的選擇和培養對攀登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小組長,很多老師都會選擇有能力的孩子,這樣有利于課堂常規的建設。但是,教育是服務于學生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體驗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孩子本身有無限成長的空間,教師不能給孩子定性,而要給他們學習成長的機會。所以,培養小組長應該是班里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于是,有老師提出設“值日組長”,這樣,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做組長,其缺點是不易管理。
筆者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折中。在我的班上,設有固定組長和值日組長兩種。組織活動的組長是固定的,由小組內部推選,選出有能力的學生擔任,固定小組長每半個學期更換一次。而分發作業、課前發音唱歌和給小組成員分發貼紙等則由值日小組長負責。培養小組長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小組長的工作也應參與課堂評價。值日小組長每完成一項任務記1分,不完成任務不得分。對固定小組長的評價根據全班同學對小組活動的評價產生。比如,分小組活動時,全班對該小組的評價是“Verygood”,那么負責該小組活動的小組長可以得2分,記入個人成績。
四、寓教于樂,樂在其中
實施攀登英語學習實驗,離不開寓教于樂,要讓學生樂在其中。我把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入課堂,在課堂上善用看聽、聽讀、聽說和表演的環節。在評價方式上,通過攀登英語特有的四維評價,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現在,學生學會了享受學習的過程,真心喜歡上了攀登英語。下課時,我都會被學生們圍得水泄不通:“Miss Wei,今天我們組的表現好嗎?”“Miss Wei,我得了5個印章,可以換貼紙了嗎?”“Miss Wei,昨晚我把學過的兒歌唱給爸爸聽了。”我與學生們一同感受著學習的樂趣。
(本文作者為:河池市金城江區實驗小學李常華、韋鮮梅,第五小學陸麗絲,第六小學韋麗春,六圩中心小學柳翠)
(責編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