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攀登英語學習實驗 分組小組長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88-01
小組活動是攀登英語課堂中的核心學習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進以小組活動為合作學習形式的教學活動,能夠為學生創設一種生動活潑、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增加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有效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習得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要充分發揮小組活動的優勢,科學劃分小組,關注小組長的培養,發揮其“領頭羊”的作用。
在攀登英語學習實驗開展的初期,因為學生是剛剛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所以我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不是很了解,要根據學生的特性劃分小組很困難。于是,筆者選擇自然分組的方式。筆者所執教的班級一共有48名學生,將學生分成6個組(橫排為一組),每組8人。小組長的任命征求了班主任的意見,讓8位平時在課堂上表現較積極、責任心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并讓他們坐在同一個縱排上。組長集中坐的好處是便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調控和指導。
在選定組長和安排座位后,我立刻召開了小組長會議,首先恭喜他們,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成就感,樂意做老師的小幫手。然后,告訴他們小組長的職責是組織和表率,并提出具體的要求,使其在往后的教學活動中能較好地發揮作用。
一、利用組長幫助培養學生的小組意識
在第一周的預學習過程中,我并未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進行課堂學習,而是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課堂常規上。我首先向全班介紹小組長們,并將組長的權利告知全班同學,以此樹立組長的威信。第二步,讓小組長們分別站到我指定的地點,接著讓學生們有序地聚集到各自的組長身邊,手拉手圍成一個圈,然后把手舉起來示意,表明以后這就是他們固定的小組活動區域。
這個訓練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要求學生在聚集的過程中一定不要著急,要慢慢走。課堂活動一旦讓學生離開座位,他們就很容易興奮,教室里的桌椅擺放比較擁擠,學生們在興奮的狀態下橫沖直撞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慢慢走,其實不用多花太多的時間,反而能讓這個過程變得有序。二是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后一定要集體舉手,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迅速了解學生的活動進程,也能提示周圍動作比較慢的小組抓緊時間。實踐證明,這個訓練是卓有成效的,上攀登英語課3個月后,學生都能在完成小組活動或同桌練習后自覺舉手示意,這已經成為一個良好的班級習慣。
二、發揮小組長的組織功能
組長的組織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小組活動,二是上臺表演。在小組活動中,組長們會按照對話的內容分配任務,如:“You two,we two.”上臺表演時,如果是歌曲童謠表演,組長就負責發音:“One,two,begin.”表演結束后組長要說:“One,two,”并帶領全組鞠躬說:“Thank you.”保證整個活動的有始有終。
在成立小組初期,小組長就要組織組員選定本組的組名。這個學期我是以動物名稱來作為組名的,各小組自行投票決定小組名稱,由組長最終確定。我再把這些動物的英語名稱在預學習的一周內不斷進行重復訓練,讓學生們熟悉自己的小組名稱。
三、發揮小組長的示范作用
在輸出一個教學內容之前,需要一個有效的示范。小組長們都是經過挑選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于是,我把這個團隊作為示范團隊,我自己成為這個團隊的臨時組長。我們也像普通小組一樣圍成一個圈,然后由我分配任務、發口號等,我的組員們便開始按照指令要求開展小組練習活動。當我們的示范完成之后,大多數學生都理解了小組活動的方式,同時,小組長們在參與這個示范的過程中,也明白自己該如何組織本組的組員進行操練。
筆者嚴格遵循上述步驟開展教學活動,小組長們在長期的鍛煉中具備了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示范作用。后來,北京師范大學項目組的專家提出了建議:大班額教學可以采用大組套小組的方式。據此,我對本班的分組進行了改進。原定的6個大組依然不變,但是每個大組又劃分為2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如Bee group劃分為Bee 1和Bee 2。為了讓小組活動開展得更加有效,我把學生們的座位也進行了重新調整,每個組坐在固定的區域,并且前后桌為一個4人小組,當他們進行Group work的時候,只要單排座位的同學轉身就可以了。每節課攀登英語課開始前,學生們都拿著姓名卡、彩筆、學習手冊到指定的座位就坐,上課時我對各組的分布情況就能一目了然,固定座位為評價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當然,考慮到座位的正偏、遠近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即便是固定座位也要定期進行整體更換。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實現了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為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優勢,教師要重視小組長的培養。
(責編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