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賞識教育 學校特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24-02
近幾年來,隨著我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外來務工人員數量呈急劇上升趨勢。作為承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重任的學校,如何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呢?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我校把辦學特色定位為“賞識教育”。如何進行特色的創建呢?這是我們遇到的困惑和難題。2010年11月2日,我們與“校長管理能力提升”項目負責人劉永勝校長溝通,得到了劉校長極具針對性的指導意見。2011年3月21日,北師大專家組又親臨我校進行實地指導,專家們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我校的特色創建方案,建議我校對“賞識教育”特色的內涵及外延進一步界定并提煉,形成框架結構。
專家的引領,讓我們深受啟發,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使我校教師對學校特色品牌創建有了進一步深入的認識,對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氣象。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我們將賞識教育的培養目標外化為:人格健全,人際和諧,發展優質。學校還將構建起賞識教育豐富的內容體系和立體框架,確定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將其具體操作要求體現在實際工作中,以此進一步深化、拓展賞識教育,使之成為學校特色創建的重要載體。
以構建賞識型教師隊伍為主線,開展賞識教育。要更好地實施賞識教育,構建賞識型教師隊伍非常重要。因此,我校非常重視教師賞識教育能力的提高。注重教師培訓,讓教師接觸前端的賞識教育理論,開拓視野,培養富有開拓創新意識的“賞識型”教師隊伍。通過開展合作教學活動,培養教師的團隊精神,特別強調推廣集體備課經驗,并逐步加以完善,讓每一位教師在賞識中成功,在成功中育人。
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施賞識教育。項目組專家親臨我校實地考察指導時建議:“應把賞識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闭n堂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多數時間也都在課堂上接受教育,因此,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優秀學生的重要因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根據北師大專家的建議,學校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進一步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兩帶兩聲”(即把微笑帶人課堂,把激勵帶入課堂,課堂要有笑聲、贊美聲),要求教師把賞識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并總結了“教師課堂精彩激勵語”和部分教師忌語。教師在課堂上要善用、多用精彩激勵語,時刻提醒自己不說帶有侮辱性的、傷害學生自尊和自信的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精心設計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語,多用鼓勵性的話語。
以學?;顒訛樽ナ?,推動賞識特色教育。學?;顒泳哂泻軓姷娜后w性。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與補充。因此,學校非常重視搭建課外活動這個舞臺,以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和實施途徑,激發師生的興趣和愛好,使他們以趣養德、以趣引思、以趣導行、以趣展才。我校的賞識教育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體現了我校“賞識教育”內涵,彰顯了我校辦學特色。我們開展了讀書節活動、紅領巾雛鷹技能節傳統特色活動、感恩教育、“創建七個一節約型校園”、素質教育開放周等活動,通過交流展示,推動賞識教育特色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在活動中,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表現得非常棒,孩子們的自信心得以增強、個性得以張揚、才干得以鍛煉。
以拓寬課程類別為載體,推進賞識特色教育。我們在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賞識特色課程,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打破年級界限進行編組,成立多個興趣活動小組,規定每周二下午為活動時間,讓師生在寬松、愉悅的社團活動中相互賞識、樂于碰撞,學會分享、學會溝通,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成長。以此發展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
以課題研究為引領,深化“賞識”特色。我校以課題為引領,深化“賞識”教育特色,結合學校實際,承擔了國家級課題“外來務工子女健康成長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的研究工作。我們以“賞識”為依托,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學習問題、養成教育、心理問題”三方面人手,進行個別化教育教學的研究。針對孩子學習問題,我們圍繞“賞識激趣,自主探究”開展了“異課同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著力探究有利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發展的賞識課堂教學模式。
以家校協作為動力,拓寬賞識特色外延。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學生成長的一座充滿親情的家園。我校積極摸索出賞識激勵的家校協作模式,通過對家長的賞識,喚醒家長對教育的責任感,贏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為了更好地指導家長,我校對家?;顒硬粩鄤撔?。如“請跟我來”家教指導方式,從教育者的角度科學地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學校的工作,很受家長們的歡迎;采用“家校聯系卡”聯系方式,以個別輔導的形式,加強了家校之間的交流、溝通和互動,起到了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作用,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更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開展“家校同創”家校聯系活動,邀請家長參加我校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賞識、良性互動,使溫馨的校園文化在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中得到輻射。
將挫折教育與賞識相融合,創新賞識特色。項目組負責人劉永勝校長在聽完我校“賞識教育”辦學思路介紹后,指出:“表揚、激勵是賞識,批評、挫折也是賞識?!北頁P與批評共存,成功與挫折同在。把賞識與挫折結合起來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僅教育學生要正確地去面對挫折,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給學生戰勝挫折的方法,將挫折作為動力,從而取得成功;還要通過創造磨練意志的條件,對學生實施挫折教育,如:軍訓、野炊、社會實踐活動、手拉手實踐活動等,讓學生從“溫室”中走出來,敢于承擔責任,自我錘煉自理能力、適應能力、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以優質的校本課程為核心,凸顯“賞識”特色。課程作為學校最重要的資源和支撐點之一,可以給學校發展帶來巨大的活力。下一步,我們應根據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設置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并將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層次、有步驟地實現特色培養目標。將開發“賞識自己、悅納他人、感恩父母”三個系列的校本德育教材,還將進一步探索、研究并形成富有賞識教育特點的藝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等校本課程,讓學生更多地體驗被關注和欣賞的溫暖與幸福,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與自豪。
經過摸索與實踐,我校將賞識教育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學校管理過程之中,建賞識之場,搭賞識之臺,初步形成了“被賞識者幸福,賞識者快樂”的價值理念。賞識使人際關系變得和諧,使工作變得愉悅,使校園充滿了和諧,賞識之花開滿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