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校園文化 跳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29-01
跳繩是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我校根據學校人數多、場地小的實際,因地制宜,把花樣跳繩作為我校特色體育活動廣泛開展,2010年上半年開始全面實施。經過近一年的探索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明確鍛煉目標
我們在開始普及跳繩活動之前,利用體育課、班會課對學生講解跳繩的好處,并且通過直觀的視頻影像,激發學生對跳繩活動的濃厚興趣。我校每天下午安排一個4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體育組對每天的大課間跳繩活動都作科學合理的安排,讓同學們在每天的大課間里都能參加不同項目的跳繩活動。此外,體育組還把大課間的具體活動要求、評分標準等細則公布于學校宣傳欄里,讓同學們結合自己實際制定明確的鍛煉目標,積極參加鍛煉,不斷提高跳繩的技能和水平。
二、精心設計,保證活動有序
為了讓大課間活動更科學、更有實效,我們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把課間分成三個部分:一是準備部分,其中包括集合、集體繩操和一分鐘速度跳繩;二是自主部分,各班根據體育組制定的活動要求和目標任務,在指定位置自行組織活動;三是放松部分,同學們在聽到特定的樂曲響起后,有秩序地回到原來的位置,在領操員的帶領下做各種放松運動,使身體得到全面的放松。整個流程全部由樂曲控制,每個部分都設置了不同的樂曲,學生根據樂曲的變化判斷大課間各個活動環節的時間,做到秩序井然。
在大課間活動中,還要注意解決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說,集合時有的班級會先到達指定場地,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動,況且每個學生手中都有繩子,他們到了指定場地之后便會亂舞弄手中的繩子,使整個場面變得亂七八糟。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這個環節做了巧妙設計,要求學生到達指定位置之后,把繩子放在右腳45度的地方,并且跟著音樂節拍擊掌等候還沒有集合好的班級。這樣設計,既滿足了學生好動的天性,又能讓學生不亂甩繩子,擾亂場面,從而更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
三、編排繩操動作。普及花樣繩操
為了讓學生能更多地學習和熟練掌握跳繩的花樣,我們把跳繩的各種花樣精心編排成一套連貫的繩操動作,利用每節體育課中的10分鐘時間和大課間教會每一個學生,每節課學習一個跳繩花樣,并將繩操作為大課間的準備活動。久而久之,同學們學會的跳繩花樣就越來越多,跳繩的興趣越來越濃,水平也越來越高。在跳繩活動中,要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大膽自主創作新的花樣。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多樣,采用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得到鍛煉,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四、組跳繩運動隊。點帶面促發展
為了帶動學校特色體育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我們還組建了一支精干的學校跳繩運動隊,專人負責進行訓練,使他們熟練掌握各種跳繩花樣的動作技巧,目的是讓跳繩隊參加各種展示與表演活動,利用跳繩隊的示范作用和影響力帶動全校,以點帶面,讓校園形成具有跳繩色彩的良好的運動氛圍。運動隊的成員還可以承擔學校跳繩比賽活動的裁判工作。運動隊員還自然成為班上的小老師,積極協助老師對其他同學進行輔導,在同學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對培養同學們的跳繩愛好和學校特色體育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和推動作用。
五、設競賽擺擂臺,重推廣促提高
學校除平時經常利用大課間,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采用學生自評互評的方式舉行一些小型競賽活動外,每年還舉辦兩次全校性的大型跳繩比賽。上半年舉行跳繩普及大賽,下半年舉行花樣跳繩系列比賽,并在各年級中決出男女跳繩之星。小型比賽重在參與,普及推廣,大型比賽重在促進提高。
六、內外結合。家校互動。延伸拓展
為了使跳繩活動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把特色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加生動活潑,我們還把跳繩活動拓展到校外,拓展到家庭。學校每次舉行大型的跳繩展示活動,都歡迎學生家長和附近群眾到學校參觀、參與,并鼓勵學生回到家里把自己學會的跳繩知識教給家長,與自己的家長“比武”。我們還定期舉行親子跳繩比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家長們親自體驗跳繩的樂趣,了解跳繩運動的好處,了解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的價值,從而更加支持孩子們參加體育鍛煉,對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責編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