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基礎教育 校長 教師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43-01
2010年8月,柳北區作為基礎教育教師素質提升綜合改革第一批實驗區,確定雙模式一平臺(即聯片教研模式、有效教學模式和搭建特色辦學平臺)的方案。在項目實施中,我們主動把實驗項目與中心工作相融合,由淺入深,縱深推進。發揮項目校龍頭作用,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讓轄區更多學校參與到項目中。
現在,我區有10所實驗學校一、二年級90多個教學班,6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小學英語能力提升”子項目實驗,四至六年級150多個教學班,7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小學數學能力提升”子項目實驗,10個學校成為“校長管理能力提升”子項目實驗校。
一、運用聯片教研模式。發揮中心輻射作用
“中心輻射,聯片教研”是我區“十一五”廣西教育科學A類重點課題研究成果,我們將該成果運用于項目的實施。
(一)大、中、小聯片,激活本土資源
1.大聯片:即組織整體教研活動。在每次參加南寧、北京等地集中培訓前,我們均組織實驗教師開展“大聯片”教研活動,研討普遍問題、難點問題,讓教師帶著任務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活動。
2.中聯片:即學科中心組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北京師范大學項目辦公室專家團隊兩次聯合實地指導和網絡無縫指導下,我們定期組織英語、數學學科中心組開展“中聯片”教研活動。
3.小聯片:即校級之間的教研交流活動。發揮龍頭學校的紐帶和橋梁作用,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調動片區各校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各校教研活動的蓬勃開展。
(二)跨區聯片,拓展城區視野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主動“走出去、請進來”,與桂林市疊彩區、柳州市魚峰區等兄弟縣區開展交流互訪,實驗老師在交流活動中得到視野的拓展。
(三)混合式聯片,提升學科教師的理念
組織實驗學校與非實驗學校英語、數學學科教師開展“混合式”聯片教研活動,讓更多教師感受和掌握了項目實驗帶來的有效教學新理念、新技術,加速了教學改革步伐。
二、采用有效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幸福指數
我們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以賽促研樹榜樣。2011年10月,我們成功舉辦了柳北區首屆金鵲杯“基礎教育教師素質提升綜合改革實驗”階段成果展示評比活動,使一批熱心實驗工作的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實驗工作的中堅、示范、輻射力量。
二是有效課堂升質量。教師整體提升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落實在課堂的變化和學生的成長上。在有效課堂的打造上,我們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課堂角色定位,著力打造課堂教學亮點。例如,雀兒山路二小的家長參與的英語親子活動,勝利一小數學分層測試卡的運用,潭中路二小的英語節活動等。
三、構建特色辦學平臺。提升校長管理能力
(一)項目帶來新理念,專家引領重實踐
項目專家陳鎖明教授,劉永勝校長和張景浩校長等多名專家到實驗校與校長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交流,認真審閱、修改我區各實驗學校的特色辦學和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二)理念帶來新改變,個性辦學有提煉
由于項目理念的引入,我區把特色辦學確定為促進校長能力提升的主要抓手,結合我區基礎教育發展規劃,以項目校為龍頭,帶動各校參與到項目中,通過制定《柳北區特色辦學提升工作指導意見》,在轄區中小學全面實施特色辦學提升工程。2011年7月,我們成功舉辦了特色辦學申報答辯暨培訓會,自治區項目專家陳向陽教授為我們進行了指導和培訓。
為將特色辦學向縱深推進,我們主動與廣西教育學院合作,啟動了柳北區特色辦學提升項目,將英國SDP(學校發展計劃)技術作為項目支撐,來實現我們的特色辦學目標。
項目開展一年多來,我區教育教學工作成效初顯,涌現了一批骨干教師和具有現代化辦學新理念的校長,學校辦學也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的態勢。三十九中打造的君子的文化,鼓勵師生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二十八中打造綠色文化,從綠色環境到生態課堂,再到人文師生,給“綠”字增加了豐富的內涵;雀兒山路小學的樂樂教育,從藝術教育提升到鼓勵全校師生譜寫自己的生命之歌,為孩子的高品質幸福生活奠基;潭中路二小的生命教育,詮釋了生命的意義;等等。
項目開展一段時間以來,我們有成功的喜悅、收獲的幸福,也有讓人深思的地方,如何用項目推進的方式進一步打造我們的品牌教師、品牌校長、品牌學校?如何以項目實施中學到的新理念去塑造柳北教育的大格局,讓學生、家長、老師共同感受到教與學的幸福和共成長的喜悅?這些還有待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繼續努力。
今后,我們將充分利用本項目提供的良好工作平臺和資源,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和視野,讓柳北教育從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化,從教育均衡向特色辦學縱深,形成生有特長,師有特點,校有特色,全面發展,齊頭并進的新格局!
(責編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