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分層教學 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一0064-01
通過對《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探索和使用,近一個學期以來,我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一、分層教學。讓學困生不再害怕數學
以前,我的教學方法是把新的知識講解完后,在其他資料上抄一些自認為有用的習題讓學生去練,當然,難住所有學生是我的初衷。課堂上,部分學優生能完成任務,中等生和學困生就不那么容易了。看著抄寫工整的題目,會做的寥寥無幾。學生天天挨批,時間長了,他們就害怕上數學課了,數學課自然就成了他們學習的負擔。最慘的是試卷發下來的時候,大部分學生見我就像“老鼠見貓”能躲就躲。“數學真難學啊!”在他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自從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后,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精心分層備課,講授知識由易到難。慢慢地,學困生也能聽懂了。每當他們舉一次手,答對一道題,或哪怕是專心聽一會兒,我都會及時地給予表揚。做練習時,我也讓他們從最基本的題目做起。漸漸地,他們的努力得到老師的認可,興趣漸漸地提高了,不那么害怕數學了。我趁熱打鐵,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學困生的學習熱情有了,學優生更不用說了,你追我趕。班級的學習氣氛空前高漲,我的心情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的輕松,講起課來非常帶勁兒!
二、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數學分層測試卡》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而設計的,所以它能夠充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以前,我們往往只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評判學生,這樣的評判打擊了學困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以至有很多學生開始厭惡上數學課,甚至一提到數學就頭疼。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后,這種現象有了好轉,因為利用它能進行分層教學,使學困生在對應的層次上也能獲得成功感,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心。為了能夠讓每個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水平,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變化,我指導學生認真填寫《數學分層測試卡成績記錄卡》,學生每次取得100分后都會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成績填到記錄卡上,即使沒有得到100分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的幫助在下次爭取得到100分。學生們能夠通過記錄卡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收獲,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說,正是分層測試卡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看到了自己可喜的變化。
三、分層教學,促進教學發展
《數學分層測試卡》呈現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張張分層測試的題卡,更重要的是由分層測試帶動課堂教學的改革——分層教學。
1.備課分層,關注全體學生。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各層次學生的水平,我們給學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我們設計教學內容、課堂提問、技能訓練,使每個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有所收獲。
2.作業分層,確定不同要求。
每天布置作業時,我們都爭取給學生留出10分鐘或更多一點時間讓他們完成《數學分層測試卡》。學困生組完成基本練習,也可以做綜合練習,甚至拓展練習。學習優、中等組完成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第二、三兩層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學困生組有練習的機會,在做作業前允許他們問,使他們有所啟示,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學習優、中等組也有充分發展的余地,以達到發展思維的目的。這樣,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輔導分層,達到最優效果。
對學困生的測試卡,盡量做到面批,以做到及時、有效的指導,中等生、學優生采用自評、互評的方式,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同時,要對他們難以解決的拓展練習題進行解題思路上的指導,讓他們獲得成功,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發起挑戰。
總之,實驗研究進行到今天,可以說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沒有消失,變化的是我們通過應用《數學分層測試卡》,開始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待這一差異,并更加尊重和理解學生在同一節數學課的學習過程中的差異,學會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責編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