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分層測試 自主獲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68-01
《數學分層測試卡》剛拿到手時,我感覺它與一般的練習冊沒有什么不同。但實驗開始后,相比其他練習冊,我發現學生更喜歡分層評價這種形式,尤其是學困生也能拿到100分,他們由此找回了自信?!稊祵W分層測試卡》還真不是一本普通的練習冊。
于是我改變了看法,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實驗中,并積極參加《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培訓活動。多次的學習使我明白:要想用好《數學分層測試卡》不能按部就班?!稊祵W分層測試卡》的使用時機、使用方法以及評價方式都要深入思考靈活的使用,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數學分層測試卡》自身的價值。
為了更靈活地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我結合本班評選“我心目中的好同學”這一活動,增加了一條新的舉措:分層測試時,每層全對的可以得100分,字跡工整的還可以加一顆星;每100分加一顆星可以換一朵小紅花;換取三朵小紅花后即可獲得“我心目中的好同學”投票卡一張。這一舉措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的《數學分層測試卡》實驗也有了一定的起色。
2011年3月24日,我以一節“乘法運算定律”迎接了遠道而來的北京“基礎教育教師素質提升綜合改革實驗項目”專家組成員。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教學內容是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新課之前,我通過“加法有哪些運算定律?什么是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這一系列提問由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為學生的探索規律做好了知識鋪墊。然后以“乘法是否也具有相應的運算定律?”自然地引入新課。之后再以3月12日植樹節這個契機創設了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引導學生選擇信息解決數學問題。從整節課的效果來看,這樣的設計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開始了新知識的學習。
“發現問題一舉例驗證一概括規律一得出結論”是整堂課的主線。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力求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舉例分析,發現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這兩個運算定律,驗證了自己的猜想,呈現“觀察—初步結論一驗證——應用”的研究程序,使學生根據加法運算律較為輕松地說出了乘法運算律及字母表達式,培養了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的能力。課上,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規律,并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予以確認,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了發現新規律的方法。這節課我將不同層次的問題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觀察,讓他們提問,引導他們發現規律,驗證規律,給規律命名,并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中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體驗著發現的快樂,成功的愉悅。最后我們進行了分層測試,將學生的積極性推向了高潮。
課后,北京專家對這節課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學生參與的熱情高;十分重視解決問題與計算的結合;充分應用主題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好!課堂上的兩次比較(第一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比較;第二次: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比較)層層遞進,很有價值。
有了項目組專家的肯定和指導,更堅定了我用好《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決心。通過兩個學期的實驗,我進一步認識了《數學分層測試卡》:《數學分層測試卡》把“以學生為本,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數學學習中都能有成功的體驗”作為編寫理念,真正面向每一位學生,全面考慮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特別是為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搭建了一個提高的平臺,使他們能較順利地掌握每一節數學課的基礎知識,從而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能力。它不僅是老師的好幫手,也是學生的好朋友。
(責編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