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拓展練習 開發思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一0069-01
《數學分層測試卡》五年級上冊《三角形的面積》練習二中有一道有趣的拓展練習:
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是8e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提示:
如何巧妙地運用這道拓展練習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借助“臺階”的力量看到自己學習的潛能呢?經過思考,我們的教研團隊進行了以下嘗試:
出示題目。
師: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是8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乍一看題目,愣住了。接著有學生喊道:“三角形的底和高不知道,怎么能算出它的面積呢?”由于剛學完《三角形的面積》,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他們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印象特別深刻。
師:真的不能算嗎?(稍停)
能不能像昨天我們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樣,運用轉化的思想,先把等腰直角三角形轉化成為我們學過的圖形再計算出它的面積呢?(孩子們冥思苦想,雙眉緊蹙。)
師:這樣吧,我們先請電腦老師來幫幫忙!
課件演示。
生1:噢,把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一個更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這個大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是8em,高也是8em,只要算出大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再除以2就得到了原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了。
生2:我也看明白了,運用了轉化的思想,轉化成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和高就是原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這樣就有辦法算出原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了。(其他的孩子也茅塞頓開。)
師:真是一種特別的解題思路,用這樣的思路你還能想出什么別的方法呢?怎么樣?大膽地試一試吧!
孩子們躍躍欲試地拿出紙和筆,不一會兒小手就紛紛高舉起來了。
生1:我把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再多畫一條對角線,我發現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被分成了兩個更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這樣我就發現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是8em,高是4em,用8乘4再除以2就算出了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生2:我也是拼成正方形,但我是用4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來拼的。這個正方形的邊長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8乘8得64,再用64除以4得16,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我覺得這種方法能很快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師:同學們真棒!把等腰直角三角形轉化成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就算出了它的面積。算出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1:只要你細心思考,反復琢磨,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2:我覺得這道題很有趣,它不是按照我們原來習慣的思維去解決問題,而是換了一種解題思路。
師:這道題其實是我們《數學分層測試卡》第54頁練習二中的拓展練習。大家打開第54頁看看吧!
生:啊!
(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測試卡上的小提示如此相似,孩子們忍不住歡呼雀躍。)
師:看來拓展練習并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么難喲,只要跳一跳,我們也能夠得著。
《數學分層測試卡》每個層次的習題都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設計的,從而使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都有所得,都有發展。而第三層的拓展練習更是側重于能力的訓練,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間。在這次教學嘗試中,我們教研團隊的老師對這道拓展題進行了仔細的研讀,認為它是訓練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發展的極好的素材。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沒有直接把《數學分層測試卡》中的小提示給學生,而是一步步地引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跳一跳也能摘到果子。在課堂上我們看到,不僅是學有余力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也明白了解決這道題的方法。
其實,在《數學分層測試卡》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拓展練習題。老師可以好好研讀,用好拓展,讓拓展練習成為他們學習的加油站!
(責編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