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日記 了解學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70-02
在進行《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應用研究中,我發現好多老師和我存在著一樣的困惑,即課堂上的最后十幾分鐘,既要讓學生做《數學分層測試卡》,又要進行批改和講評,時間根本不夠用,匆忙之中也不知道學生真的學到了沒有。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了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嘗試了一段時間后,我覺得這個方法真的不錯。
一、通過數學日記,了解學生的聽課情況和用卡情況
剛開始叫學生寫數學日記,他們都不知道“數學日記”為何物,該怎樣寫。我就告訴他們,可以寫當天學到的數學知識以及填寫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心里話。課堂上如果你們認真聽講的話,晚上寫數學日記就不是難事了。現在學生都知道,課堂上認真聽講,晚上才會寫出日記。下面是潘梅星同學的一篇日記:今天早上第一節課,老師上完新課“納稅問題”之后就讓我們填寫《數學分層測試卡》。我用了幾分鐘把三個練習都填完了,回頭看看同學們還在專心致志地填寫,我怕填錯,又仔細地檢查了一遍,才安下心來等待。這時老師問:“哪個同學做完請舉手。”老師話剛說完,我就迅速把手舉起來。老師走過來幫我批改,我一看,一共得了3個100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正當我高興的時候,老師撫摸著我的頭夸我:“梅星,你真是智多星。我覺得你可以當小老師了,去幫老師修改其他同學的練習吧。”我聽了老師的話,快速去修改別的同學的《數學分層測試卡》。今天我真是太高興了,不僅收獲了3個100分,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的心里比喝了蜂蜜還要甜。
看到這樣的日記,作為老師,我是多么高興啊!我覺得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既復習了當天的課堂知識,又能使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經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學生們上課比較認真了,填卡的正確率也提高了。
二、通過數學日記。看到學生思維的進發
學習數學唯一的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創造出來。寫“數學日記”,學生可以不拘泥于課本限制,也不受教師的束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是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究的過程,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發展他們的個性。所以,我常常能在學生的日記中看到進發出的思維火花。
例如,陸相凡同學有這樣一篇“數學日記”:今天上午的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分組討論0.65÷0.5怎么算,同學們都想出了很多算法。我也有一種算法,但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上課時我沒敢說。我認為可以把除數0.5看做5來除,就擴大了10倍,而被除數沒有變,這時所得的商就縮小了10倍,要使商不變,就要把所除得的結果再擴大lO倍。計算過程就是把0.5看作5來除,0除以5得0,小數點移上去,6除以5得l余l,把5移下來,15除以5等于3,得到0.13,前面0.5看作5,小數點向右移了一位,那么商0.13的小數點也要向右移一位,就等于1.3了。
多么好的想法啊!多么聰明的孩子啊!沒有數學日記,我將永遠不知道他的聰明才智。
三、通過數學日記,了解學生的心聲,搭建師生情感的橋梁
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兩個星期后,在題材上我又提出了另外一些建議,即不僅可以寫當天的學習情況、用卡心得,還可以寫自己的煩惱困惑等。
周榮釗同學的一篇日記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周榮釗是本學期從四川轉來的一個小男孩。我發現他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有時候雖然完成但很馬虎,而且有抄襲的現象。我幾次想主動找他解決問題,但一直沒有遇到好的機會。他似乎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依然我行我素。后來從他寫的日記里我才知道:他的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從四川省到這里,并有了一個新家。可是他非常想念親生父親,曾一度想過放棄學業,回去找父親。原來這個11歲的男孩,心里一直隱藏著心酸的淚水。他除了需要母親的慈愛,更渴望父親的關懷和指導!可以想象,這個才11歲的孩子內心背負了多少心酸、多少不情愿!他在媽媽的新家過得很拘束,只想著離開。
看完后我給他寫的評語是:你的年齡太小,不適合這樣做。我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希望你能采納:從現在起開始認真讀書,長大后才能風風光光地站在爸爸面前;平時,你要多交幾個知心朋友,我也算一個;還有,你在家里要做一個乖孩子,聽父母的話,主動跟他們聊天;老師相信,只要你微笑著面對生活,就一定能做個生活的強者!
這篇數學日記,讓我感到非常地慚愧。因為我發現自己只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需要。其實只有教師讀懂學生的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從此,我更加真誠地鼓勵他走出封閉的世界,并且試著在課堂上提問他,并當眾表揚他。開始,他顯然有點拘束,不知所措。后來,面對越來越多的表揚和鼓勵,他逐漸變得活潑起來。我們也能看到他燦爛的笑臉了。
四、通過批改數學日記。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蒙豪同學有一篇日記是這樣寫的:我最喜歡上數學課了。因為每一次上完新課,老師就會讓我們填寫《數學分層測試卡》。想到能填《數學分層測試卡》,可以多得幾個100分,我就很高興。每次《數學分層測試卡》發下來,我們都是先寫基本練習。基本練習很容易,所以只需要兩三分鐘就填完了。綜合練習有點難,不過,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填的時候仔細看題,一般都會得100分的。最難的是拓展練習,不過我也有信心挑戰。我們填完后,如果老師讓我們一邊聽她講解,一邊自己改的話,我就最高興了。老師讓我們自己改是因為信任我們,所以我們不能騙自己,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看完他的日記,我寫了這樣的評語:蒙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帶著你對《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喜愛,再加上你的多思考、多提問、多回答,你的數學成績會更上一層樓。后來,我覺得蒙豪真的進步很大,上課也積極回答問題,我感到教師的激勵太重要了。所以每次看完學生的數學日記,我都要寫幾句評語,以達到激勵的目的。
現在,我的抽屜里已經有了厚厚的一疊“數學日記”,無論是回顧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是反思自己的課堂行為、用卡的心得,或是反映自己的煩惱、苦悶……一切都是那么真實、那么美麗。“數學日記”是我和孩子們交流數學思想的平臺,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延伸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