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分層測試卡轉化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2A-0074-01
學困生的轉化,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是需要我們認真深入研究的課題。為此,我選擇了《數學分層測試卡》的實驗,用“關注差異,分層評價”的理念,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和自信。
下面,我就具體談談我是怎樣利用《數學分層測試卡》來轉化學困生的。
一、“愛”字當頭。信任學困生
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實踐中對學困生表現出來的信任感,是激勵學困生上進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學困生克服缺點,進行自我教育。
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個叫蘭××的男生,數學基礎知識非常薄弱,就連20以內的加減乘除法運算都比較困難。課外我也多次單獨輔導,但是今天教會他一點,明天他就忘得一干二凈。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由于課堂上他擁有極多的“休閑”時光,于是他就把同桌和周邊的同學當成了他眼中的“獵物”,一會兒拉拉這個學生的頭發,一會兒捅捅那個同學說說小話,嚴重干擾了課堂紀律。
直到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才打破了這種僵局。在初次使用分層測試卡時,全班學生都被這種新奇的練習方式吸引了,蘭××也獲得了他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100分!此時他的那個興奮勁無法形容,眼里終于流露出渴盼知識的目光。抓住這機會,我在全班交流評價時,拿起了他的測試卡展示給大家看,說:“大家好好看一看,他憑著自己的努力終于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相當不簡單啊。老師相信他通過努力,也能成為一個遵守課堂紀律的好學生。同學們,你們相信他能做到嗎?”全班學生異口同聲:“能!”老師和同學信任的使他逐漸走上了學習的正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我們師生的幫助以及他個人的努力下,他的課堂紀律有了極大的改觀,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創設良好氛圍,吸引學困生
課堂上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性學習。課堂上,我充分運用了《數學分層測試卡》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對優等生“錦上添花”的同時,沒有忽視對學困生的“雪中送炭”。
班里有個男生叫李××,他是六年級時從外地轉來的。該生沉默寡言,在數學課上基本聽不到他的半句言語。經過觀察發現,這個男孩在課堂上不愛發言有兩個原因:一是之前沒把數學科學好,基礎差;二是害羞,怕回答問題錯了被同學取笑。據此情況,合作學習時,我把他安排在有中等生和優等生的一個小組內學習,讓優等生和中等生一起來幫助他,讓他在小組內先有發言的機會,使他能體會到被關注的滋味,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全班交流提問時,我讓他回答適合他知識層次的問題,并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從此這個學生的語言水平及學習成績逐步有了提高。
三、抓住良好契機。賞識學困生
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非常在乎老師對他的評價。老師的一次賞識,也許就能引發出他創造的源泉;老師的一句鼓勵,足可以喚起他“抬起頭來走路”的自尊;老師的一句贊揚,說不定就點燃了他內心要求上進的火花。善于把賞識作為教學藝術的教師,就意味著贏得了教育的主動權。因為這樣做,容易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于學困生的轉化。
課堂上,每次學生完成《數學分層測試卡》,我都會及時地進行評價。當孩子們特別是學困生有一點好的表現,哪怕只是一丁點,我都要給予他們鼓勵的話語,諸如:你真勇敢,能大膽地到臺上來演示;你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好的辦法;你做得不錯;你不但做得對,字還寫得很整潔等等。傾注欣賞的話語像一陣陣及時的春雨,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雨后春筍越“長”越高,從精神上給學困生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四、為學困生提供學習時間和探索空間
在《數學分層測試卡》中,綜合類的題目對于學困生來說,僅憑課上的一些時間是很難完成的。于是,我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繼續做《數學分層測試卡》。這種寬容讓學困生有了足夠的學習時間和探索空間。如果經過認真地獨立思考后還是做不出來,我則鼓勵他們共同討論,或者向中等生和優等生及老師請教。久而久之,學困生對于數學的學習不再覺得比登天還難了,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將近一年的實踐證明,《數學分層測試卡》為轉化學困生、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它讓弱者變強,讓強者更強。而學困生的轉變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教學工作的意義,越來越能體會到,是《數學分層測試卡》讓課堂變成了師生向往的地方。
(責編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