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小學數學 口算訓練 方法 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17-02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中的應用都極為廣泛。無論是在計算工具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是將來,口算仍是人們必備的基本技能。它既是筆算、估算和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思維發展和能力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口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新課程標準還對各年級口算數學與訓練規定了具體內容,提出了具體要求。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呢?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口算訓練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選擇口算內容,服務教學進度
1. 有針對性。在選擇口算訓練課前的內容時,要有的放矢,做到有計劃、有安排,而不是簡單地為訓練而訓練。課前口算訓練的內容,要為新授課作好鋪墊,可以出些有針對性的口算題進行訓練,將學生的知識儲備自然地從舊知過渡到新知。比如:①20以內的加法,是初級階段的口算題,我們可以用“數數法、接數法、湊十法、口訣法”進行計算和訓練。②20以內的減法中,退位減法是難點,其口算方法有倒數法、疑算法,即聯想加法來算減法,如:15-6=?,試想6+?=15,學生很快得出15-6=9這種口算方法。只要熟練地掌握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以內的減法,很快就可以求出得數。此外還有連減法、退十加補法等口算的方法。我們要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容易掌握的最佳方法……這樣的口算訓練真正為教學服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
2. 綜合練習。在學完某一單元或某一類型的內容后,我們要抽出一些時間對本段教學內容進行一次綜合練習。如學習了分數乘法這一單元后,在課前口算訓練時便可對整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分數乘分數、分數乘小數等口算內容進行交錯練習了。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系,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二、豐富口算形式,培養學生興趣
口算題不同于解決問題,它沒有生動的情節,比較枯燥單一,不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重復機械的訓練,常常使學生產生乏味、疲勞和厭倦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在引導學生進行口算練習時,不斷變化花樣,采取多種訓練形式,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
1. 指名式訓練。由教師出示口算題,點一名學生口算一道或幾道題;然后換題換人。這樣的訓練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和口算的正確率。
2. 聽算式訓練。由教師口述算式,讓學生說出口算結果。這種形式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聽力、記憶力,同時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既可以是教師念完題,找幾位學生報得數;也可以是讓學生連續報得數,教師隨時糾正。這樣的訓練方式難度較大,需要學生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快速計算,耳、腦、口、手并用。
3. 口算游戲。口算游戲有很多,比如開火車、奪紅旗、搶紅花、當先鋒等。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口算興趣,又可以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一舉兩得。
4. 視算訓練。通過小黑板或撲克牌等視算報得數,也可以結合聽算說得數。
5. 學生自己當小老師互相訓練。讓學生自己編口算題,進行同桌對問或小組比賽訓練。
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機會,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突出口算重點,追求訓練實效
1. 抓住口算的重點。訓練口算也要抓住重點,例如:表內乘法是最基本的口算,是低年級學生口算的重點,應強化訓練;100以內的四則運算,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以及一位數乘、除兩位數,也是基本口算。這當中,尤以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乘、除一位數為主;而在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中,又以兩位數是表內乘法口訣中的“積”為重點。例如:12+8,14+6……72+8等。因為這樣的口算在筆算多位數乘、除法時經常用到而且是學生最容易發生錯誤的環節。
對兩個數相加、相乘正好得100、1000以及相應的減法和除法,例如:25+75,125+875,375+625,25×4,125×8等,以及利用這些口算知識在小數四則運算中的應用(如0.25+0.75,0.125×8)也要作為重點聯系,為運用定律進行漸變計算打下基礎。
2. 對容易混淆的口算對比練。在表內乘法口算練習中,可以挑選學生最容易混淆的進行集中對比練習。例如,積相近的:7×8=56,6×9=54,8×8=64,7×9=63,
4×9=36,8×9=72,9×3=27。簡單的分數四則運算,是高年級口算的重點內容。
3.經常出錯的口算要反復練習。在20以內加減法中,學生對有關“7”的計算經常出錯,如4+3,7-5等,其原因是初入學的學生在生活中對數量是“7”的物體接觸比較少,除豐富感性認識外,應加強練習;對較小數加較大數比較大數加較小數容易出錯,如3+9,4+8等;相鄰兩個加數相加,或者減數與差是相鄰的數容易出錯,如7+8,6+7,11-5等。以上幾類題應做重點練習。
四、熟記常用數據,提高口算技巧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有些數或運算在口算中出現的頻率較多,常常是進行快速計算的基礎,如果每次遇到時都用筆算的話,既費力又費時,一不小心還會出錯。因此出現頻率較多的數據要求學生熟記,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當掌握了這些口算技巧,在計算中碰到時,就可以信手拈來,算得又對又快。根據筆者在教學中的積累,常用到的數據有:
1.簡算中常用的特殊積。25×4=100;125×8=1000;20×5=100;50×2=100;125×4=500等。
2. 常用的分數、小數、百分數互化。
3. 熟記π~10π的積。當記熟記準這些積后,便可快速計算圓的直徑是整數1~10時圓的周長。
4. 熟記22~200的值。當記熟、記準這些值后,在計算圓的面積中半徑是2~20時,代入圓的面積公式S=πr2,就能快速求出圓的面積。
5. 熟記0和1在計算中的特殊性。如:a+0=a;a-0=a;a-a=0;a÷a=1(a≠0);a×0=0;0÷a=0(a≠0)等。
總之,口算作為一種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我們不僅要繼承傳統口算教學的切實有效的方法,還應遵循新課標理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各年級教學內容,進行口算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細心勤思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樹立認真、嚴格、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思想。在經過教師持之以恒的教學和學生長期不懈的努力后,學生的口算能力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責編 羅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