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工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36-01
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呢?筆者認為,班主任工作要講究藝術,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施之以愛
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種。學生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境中成長。班主任的愛心和信任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個性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班主任對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問題生、學困生有了進步時,哪怕是小小的進步,教師也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實踐經驗證明,班主任的一句話有時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筆者堅持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學生,嚴格地要求學生。絕不把自己當做班級的統治者,把學生當做班級的臣民,更不將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于學生身上。找學生談話,我不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不是訓斥、挖苦和諷刺學生,而是態度和藹,給學生以親切感。我時刻提醒自己,絕不能讓“話難聽,臉難看,門難進”在學生的心靈中留下陰影。
二、曉之以理
小學是人生的啟蒙期,小學生稚氣未脫,滿腦子困惑,既機敏純真而又任性灑脫,其思想道德修養的養成至關重要。開展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要緊密聯系在一起。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對問題生和學困生不應貿然橫加指責,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應始終堅持曉之以理的原則,耐心地問清緣由,及時給予學生中肯的批評和熱情的幫助,這樣,學生才會感到溫暖和愜意,從而改掉不良習慣,樹立上進心,自覺地執行班主任制定的各項班級管理制度,同時,也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動之以情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實踐活動,有其特殊的工作環境。在工作中,筆者非常注重動之以情的原則。如筆者所執教的班級,全班有48名學生,工薪階層子女學生有29人(約占60%),農民子女學生有19人(約占40%),其中單、雙孤學生5人,單親(父母離婚)3人,留守學生10人(占20%)。面對這一特殊群體(強勢與弱勢交錯相處),筆者決定以情動人。班里有的學生由于家庭變故而心靈受創,導致出現任性、冷漠、孤僻、報復性強、逆反心理強、行為過激等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以平等的心態跟學生進行交流,而且堅持每天都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動態、思想狀況和生活習慣。我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也努力讓學生把我當做朋友。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奮發向上的信心,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把生活的逆境當做磨礪自己的機會,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的困難,引導他們愉快地進行學習。而對于那些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我主動充當父母的角色,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給予其無微不至的關懷……動之以情,使得我班的班風得到改善,學風變得濃厚,師生之間的感情也變得更加融洽了。
四、導之以行
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施之以愛固然重要,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還要導之以行。要引導學生在行為上自覺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良好的道德準則能真正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精神財富。在某些農村地區,“六合彩”賭博盛行且呈現越演越烈的勢態,有些學生的家長無心工作,整日沉迷于賭博當中,無形中誤導了自己的子女。我班的一些學生也受到了不良影響。為此,筆者利用主題班會、校會、法制教育會等,通過家訪、村訪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注意結合反面典型,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做人,學會如何做人,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社會教育當中,使學生遠離賭博,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一個有高尚的人格和處處以身作則的班主任,其一言一行自然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班主任不僅要潛心治學,還必須時刻以自己的言行作為學生的表率,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
總之,班主任要講究工作的藝術,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施之以愛、導之以行,使學生得到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教育、理想的升華。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