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課外 主題閱讀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41-02
一、設計理念
旨在通過提供豐富多元的文本及畫面,以聽聲賞圖、品詞析句、創作交流等形式,創設濃濃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研讀、品味,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教師關注閱讀策略指導,滲透比較閱讀的思想,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教學目的
(一)通過閱讀描寫春雨、贊美春雨的文章,從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積累語言,體會“淋、滴、灑、落、飄”等詞的妙處,培養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交流閱讀感受,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從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四、教學難點
豐富詞匯,發展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發展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習慣。
五、課前準備
(一)課件。
(二)小白鴿、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的頭飾。
六、教學過程
(一)賞讀《春雨的色彩》,提煉春雨的美。
1.聽聲感受聲音美。
(1)感受春雨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春天的禮物,你們聽!(課件播放春雨聲) 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指導朗讀。
師:誰來模仿一下春雨聲?(沙沙沙,沙沙沙……)
【設計意圖】春雨聲,聲聲入耳。通過模擬聲響,營造了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情境,感受春雨的悅耳,激發強烈的求知欲。
2.賞圖感受形態美。
(1)體會春雨的形態。
師:春雨聽上去那樣柔和,那看上去又是什么樣兒呢?你們瞧,(課件出示春雨圖)在你眼中,春雨像什么呢?(出示:春雨像_________。)
學生自讀《春雨的色彩》,找一找樓飛甫爺爺眼中的春雨像什么。(出示: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指導品讀。
【設計意圖】春雨圖,賞心悅目。通過觀察畫面,想象說話,感受春雨的形美,自然引向文本的閱讀欣賞。
3.讀文體會色彩美。
(1)師:春雨的聲音那樣動聽,春雨的樣子那樣可愛,小鳥們也被春雨吸引來了,它們正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2)學生讀《春雨的色彩》,找一找小鳥們眼中的春雨各是什么顏色,交流。
(3)師:春雨的顏色真豐富!你喜歡誰眼中的春雨?
(4)師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讀小鳥們的對話。(準備頭飾)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有趣的個性化表演讀,提供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空間。
(5)師:小朋友真會讀書!老師仿佛看見春雨落到草地上,落在油菜地里。(課件突出“落”字。)小朋友,你感受到春雨是怎樣落下來的呀?(指導讀好帶“落”的句子。)
(6)師:春雨就是這樣的溫柔,你還注意到春雨有哪些輕柔的動作?(突出“淋灑滴飄”四個字。)
(7)師:春雨多像一位手法嫻熟的魔術師呀!她讓雨絲落向草地,淋在柳枝,灑向桃花,滴在杏花。落在油菜上,又飄向蒲公英花。(點擊出示圖片)這些植物因為有了春雨,顯得生機勃勃,散發生命的色彩!讓我們用美美的朗讀來夸夸春雨!
【設計意圖】品詞析句,輔以多媒體的配合,將無聲的語言轉化為聲情并茂的有聲語言,將文字變成立體的形象,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讓朗讀成為一種享受。
(8)師:春雨聽了你們的夸獎呀,下得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她落滿了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讓我們趕緊去尋找她的足跡!
(9)(播放課件,展示雨后植物的色彩。)師:雨后的空氣是那樣清新,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瞧,梨花晶瑩透亮,牡丹精神十足,迎春花嬌小可愛,梅花散發清香,春筍沖破泥土,蘑菇撐起小傘,紫玉蘭在枝頭綻放,郁金香舉起歡樂的酒杯……此時此刻,小朋友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顏色的?(補充積累描寫顏色的成語。)
(10)師:春雨的色彩這樣豐富,你最喜歡春雨的哪一種顏色?當回小詩人夸一夸春雨。
(出示:春雨是( )色的。
你們瞧,
春雨( )在( ),
( )就( )了。)
【設計意圖】把春天各種顏色的植物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象,鼓勵學生想象,創造自己的語言,在生成中進一步感悟春雨的色彩美。
4.交流體會心意美。
(1)師:其實春雨本無色,但春雨滋潤萬物,不知不覺中,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
此時此刻,你想對春雨說些什么?(出示:春雨,我想對你說……)
(2)師引讀《春夜喜雨》。
(3)師:春雨就是這樣默默地裝扮春天,讓世界五彩繽紛,讓我們賞心悅目,它不僅聲音美、形態美、色彩美,更是心——意美。
【設計意圖】輔以問題情境,引入已學古詩《春夜喜雨》,層層遞進,深化學生對于春雨心意美的感悟。
(二)輔讀《春雨沙沙》,發現春雨的美。
1.師:樓飛甫爺爺筆下的春雨是如此美麗,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詩。(出示詩歌《春雨沙沙》。師配樂范讀)。
2.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自讀小詩,用筆畫出喜歡的句子,讀給同桌聽,并交流。(師參與討論。)
3. 學生匯報交流閱讀感受,老師結合板書,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春雨的某一個方面感受春雨的美。
●預設一:聲美——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預設二:形美——細如牛毛,飄飄灑灑。
●預設三:色美——飄在果林,點紅桃花。灑在樹梢,染綠柳芽。
●預設四:意美——落在田野,滋潤莊稼。降在池塘,喚醒青蛙。
4. 師:有了這么多的發現,相信小朋友一定能將春雨讀得更加有滋有味!(生練讀。)
5. 師生合作品讀小詩。
【設計意圖】引入的詩歌在內容上與前文相呼應,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由扶到放,讓學生在閱讀、比較、交流中再次深刻感悟春雨的美。
(三)推薦閱讀《春雨》,延伸春雨的美。
1. 師:春雨細如絲,春雨貴如油,春雨美如畫!你們聽,這細細的春雨又下起來了。(師配樂朗誦賴松廷的《春雨》片段。)
2. 師:這是賴松廷爺爺筆下的《春雨》,喜歡的話,課后自己把這篇文章美美地讀一讀,然后交流。
3. 師:不光作家爺爺喜歡春雨,詩人、攝影師、畫家……他們也喜歡春雨。這不,小小音樂家也來了,你聽!(播放音樂《小雨沙沙》,出示歌詞。) 想唱的小朋友一起學著唱!
4. 在音樂聲中老師小結,并布置作業:今天,我們走近春雨,欣賞春雨,春雨的美一定深深印在了你的腦海之中。課后,請愛畫畫的小朋友,用筆畫一畫春雨,想當小詩人的,用筆寫一寫春雨,想當小攝影師的,用相機拍一拍春雨……讓我們把春雨的美,種在心里。
【設計意圖】教師配樂誦讀散文《春雨》片段,勾起學生課后閱讀的欲望,讓閱讀從課內延伸至課外。播放音樂《小雨沙沙》,學生在優美的歌詞中再次感悟春雨的美,在輕快的旋律中走出課堂。
【課后點評】
(一)教者在選材上有自己的思考,《春雨的色彩》、《春夜喜雨》、《春雨沙沙》、《春雨》和《小雨沙沙》,這是一種主題閱讀欣賞的結構方式。在文體上有散文,有古詩,有現代詩,還有音樂《小雨沙沙》,歌詞優美;在文本的解讀上,關注了春雨的聲音、形態、色彩和心意,及其內在的聯系。兒童在閱讀中欣賞春雨,親近春雨。
(二)學習過程是一種關注比較策略的閱讀。這一課,教者潛在地引導學生關注閱讀中比較策略的了解和心得,具思考的集中性和學習訓練的主題性,實現一課一得,一組一得,得得相連,漸成體系,有其思考的深度與價值。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