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59-01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階段。識字包括“認識”和“書寫”兩個步驟,“認識”是識別字形、掌握讀音;“書寫”是掌握字形、書寫生字。7~12歲的孩子具有生性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歡模仿的特點,教師要針對小學生這些特點,探索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一、識字的步驟一——認識
(一)腦筋急轉彎認識生字
小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是對周圍事物都抱有極強的好奇心,萬事都要問個為什么,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是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腦筋急轉彎就很好地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學生在思考腦筋急轉彎的過程中認識生字。
例如,在學習“冰”和“水”這兩個字時,可以提出這樣一個腦筋急轉彎:同學們,冰如何快速地變成水呢?冰去掉兩點就變成水了!快速吧?再如,一個夫子左邊長出一根胡須是什么呀?“失”字。門里有個人是什么?“閃”字。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間休息時互相提問上課時所舉例(也可以是平時自己課外遇見過的)的腦筋急轉彎,這樣可以在輕松的氛圍里及時復習生字。
(二)聯想對比法,認識易混淆的生字
小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堅持關注一件事物的時間不會太長。而學生對一些易混淆的生字,往往需要較長的學習時間才能區別開來,這就要求學生在全神貫注的時間內認識生字。運用聯想對比法就可以快速地把易混淆的生字掌握。
例如,學習生字“吃”和“氣”時,容易混淆到底哪個字的中間才有一橫,可以這樣聯想對比:“吃”字中間沒有“一”,吃東西才不會被噎到。而“氣”字中間有“一”,因為有東西卡在喉嚨,所以才生氣。通過這樣的聯想對比就可以很快地區分這兩個生字了。每個人的聯想力是不同的,并且在此年齡段,學生的聯想力是最豐富的,可鼓勵學生自行發揮聯想,對比易混淆的生字。有位學生就這樣進行聯想對比:“目”和“日”,“目”字里面有兩橫,因為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日”字只有一橫,因為太陽只有一個。
(三)多媒體教學認識生字
小學生年齡段的注意力還具有如下特點:對具體、生動、有趣、形象的事物注意占優勢,注意力偏向色彩較豐富的事物。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中的枯燥、單一的特點,將文字、圖像、聲音等融為一體,由傳統教學的靜態轉變為多媒體的動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吸引其注意力。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的這一愛好,給學生們觀看一些識字的動畫片,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喜好,同時完成教學任務,或者制作一些新奇可愛的小動物來進行識字教學等。
二、識字的步驟二——書寫
(一)書寫教學重“質”輕“量”
通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今天學了五個生字,老師要求今天的作業是每個生字抄寫三行,甚至更多。學生們為了完成任務,快速地把作業寫完,老師檢查作業時通常會發現學生對前面的生字還寫得不錯,后面的就會歪歪扭扭,甚至看不清是什么字。這是因為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不會太長,這種重數量輕質量的教學方法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率,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教師要把重點放在質量上。首先,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坐姿正確,即身體挺直,頭擺正,肩和腿放平;執筆姿勢正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桿,其余三指托住筆桿,且筆桿向后傾斜,靠在虎口處;距離正確,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其次,把生字的字體書寫規范整齊。老師在黑板上從生字的第一筆開始書寫,學生在下面跟著老師的筆畫按順序書寫,做到每節課所學的生字就在當節課完成書寫。教師對書寫規范整齊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書寫的興趣。
(二)教師率先垂范
寫字是一門藝術,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且養成細心、沉著、耐心的學習品質。7~12歲的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且模仿的相似度也極高,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進行書寫教學。首先,對生字進行結構的觀察,分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等。其次,進行筆畫的分析,前重后輕或者前輕后重,或何時進行按筆和收筆。最后,書寫出好看的字體,這就要求老師寫出一筆好字,學生才可以模仿出好的字體。
雖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標準與舊課標相比,降低了小學生會寫漢字的標準,但教師仍要狠抓識字教學,把識字的兩個步驟落實好,提高教學質量。
(責編 黃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