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課堂 操練活動設計 誤區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72-01
課堂操練活動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以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為指向,讓學生通過操練活動內化、習得語言,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筆者發現,一些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操練活動設計時步入了誤區,導致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看似熱鬧,但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
誤區一:重視操練活動的趣味性,忽視操練活動的語言目標
不同的操練活動有不同的活動效果,但是不論采取什么形式開展操練活動都必須制定明確的語言目標。只有目標指向明確,操練活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更多地是關注操練活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而忽視了操練活動的語言目標,使操練活動的實效大打折扣。
【案例】教學牛津小學英語 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授課教師在學生初步學習了B部分的詞匯和C部分的句型后,安排了如下操練活動。
T: Boys and girls, you did a good job. Let?蒺s have a rest. Let?蒺s watch a cartoon. Can you find how many friends are there? Who are they?(播放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
T: Who are they?
Ss:Pleasant Sheep, Lazy Sheep, Beau-ty Sheep, Gray wolf.
【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在上述操練活動中,教師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式,讓學生樂在其中。但是,動畫片的內容與該課的教學內容卻沒有多大的聯系,對學生掌握和鞏固語言知識的影響不大。如果將動畫觀看與課堂教學目標聯系起來,將激發學生興趣與語言訓練相結合,讓學生觀看動畫并回答問題“What?蒺s the mater with …”,活動效果會明顯改善。
誤區二:重視操練活動的多樣性,忽視操練活動的層次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操練活動的安排要由易及難,由單一的語言訓練到綜合的語言表達,呈螺旋上升趨勢,才能使學生逐漸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語言技能。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注重安排多樣的語言操練活動,忽視了活動的層次性,使語言操練活動處于同一層次,學生的語言訓練始終停留在機械操練的層面上,學生難以實現從語言知識向語言技能的轉化。
【案例】在牛津小學英語 6 B Unit 5 Seasons的操練環節中,教師設計了以下一系列的操練活動:(1)跟讀單詞。(2)What?蒺s missing?(3)Pass the toy and read the words.
【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在上述操練活動中,三個活動都側重于讓學生模仿詞匯的讀音,操練活動一直留滯于機械性操練。建議教師留意一下活動的層次性:活動的第一步側重讓學生模仿讀音;第二步引導學生將音和義相結合;第三步通過guess the riddles的方式,讓學生將四季的特點與詞匯相結合;第四步引導學生完成Part D的調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流。這樣設計操練活動,能讓學生從單一的機械練習過渡到綜合的意義操練,進而形成語言技能。
誤區三:重視操練活動的語言知識,忽視操練活動的交際意義
操練活動要從教學目標出發,既要考慮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又要考慮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的發展,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用英語交流、獲取信息的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更多地是關注通過操練活動讓學生進行大量機械操練以對語言知識進行鞏固強化,忽視了適時引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的語言交際操練活動。而僅僅進行語言知識的操練,是很難實現從知識向技能轉化的。
【案例】在牛津小學英語 6 B Unit 6 Seasons Part A的操練環節中,授課教師是這樣設計的:(1)根據板書提示復述課文。(2)完成練習:①翻譯詞組。②用所給詞的正確形式填空。③根據句意及漢語提示,完成句子。
【問題分析及解決策略】在上述操練活動中,沒有任何關于學生生活信息的交流,顯得枯燥乏味。反復的枯燥性語言訓練只會讓學生對英語喪失興趣,停滯語言能力發展的腳步。建議教師通過一些交際性的活動,如調查周末計劃、共同制訂周末計劃等,使操練活動因真實信息的交流而體現出語言的交際功能,讓枯燥的語言訓練變為生動的交際活動,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操練活動更豐富、更具有交際意義。
總之,設計小學英語課堂操練活動時,教師要緊扣課堂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實際需求,設計層層深入的操練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高課堂操練活動的有效性。(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