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拓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A-0076-01
“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豐富且開放的課堂教學資源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主動權,擁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進而在數學走進學生心靈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情感態度等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平時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捕捉有價值的信息來拓展數學課堂資源。
一、活用教學素材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要教學資源,對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關鍵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必須充分領會教材,融入自己的智慧,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充分地激活教材,使其富有靈性,數學課堂才會變得精彩紛呈、更具活力。
如下面是特級教師許衛兵在執教三年級“認識分數”時的教學片段:
1. 師:猴媽媽知道小猴們喜歡吃蘋果,一天給4只小猴帶回來兩盒蘋果。打開第一個盒子后,里面只有一個蘋果,怎么分才合適呢?
生1:平均分,每個小猴分得這個蘋果的■。
師:為什么用■來表示?
生2: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1個猴子得到其中的1份,所以用■來表示。
2. 師:現在第二盒蘋果也要分給4個小猴,同樣要公平,應該怎么分呢?
生1: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得1份。
師:這樣每個小猴還是分得這盒蘋果的……(生齊答■)。猜猜看這回每只小猴可以分得幾個蘋果?
師:不管有幾個蘋果,猴媽媽要公平的話,都要把這盒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個小猴得其中的1份。
(教師打開盒子,學生平均分。)
師:剛才是分1個蘋果,現在8個蘋果,為什么每個小猴得到的蘋果都可以用■來表示呢?
生2:都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
3. 師:看屏幕現在有幾個蘋果?(12個)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是……?20個呢?200個呢?20000個呢?
……
上述案例中,許老師對教材中出現的素材進行高度聚焦,以分蘋果貫穿前后。在變與不變中讓學生掌握分數的本質,感受到數學的神奇魅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滿足,心靈得到釋放。
二、創設探索平臺
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學習方式。數學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努力拓展課堂空間,創設探索交流的平臺,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學生內心的需求,這樣學生才會放飛自身心靈,主動探索新知,課上靈感才會不斷涌現。
有一教師教“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在課前給每位學生準備好了帶方格的平行四邊形、剪刀、三角板等工具。課始直接讓學生根據課題說說這節課想知道什么,簡單的交流后整理出學生的主要問題:如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時老師對學生說:“今天這節課就是要求同學們利用課前老師發給你們的材料,結合你們組內全體成員的智慧,動手動腦,互相合作,共同來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比一比看哪些小組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此案例中的教學者為學生創設了探究交流的平臺,賦予學生靈活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嘗試去解決問題。這樣的探究活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激活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精心設計練習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和拓寬視野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結合教材設計形式新穎的練習,如設計一些層次性、開放性、綜合性、操作性、延伸性的練習拓展。形式多樣的有效拓展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操作分析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如在學習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后,讓學生把課上所用的研究“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的方法遷移過來,去探索“能被7整除的數的特征”。這新穎有趣的延伸性的拓展練習學生樂意參與,能讓學生學會思考,獲得情感體驗,潛能也得到充分挖掘。
總之,有效的拓展,能開發學生智力、開闊學生思路、拓寬學生視野。我們在數學課堂上應從學生角度出發做到不露痕跡、張弛有度的拓展,讓學生愉快主動且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 責編 羅永模)